2021年度报告

中美资本市场相对“脱钩”发出的新信号

王英良:作为与美国资本市场相对“脱钩”的表现,中概股在香港的集中上市能在多大程度上冲击美国的全球金融市场核心地位,有待继续观察。

中美的全面对弈已经波及到国内国际经济的方方面面,两国政府都积极调整国内的经济与政策安排以实现应对。在资本市场上,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了一批中国企业赴美上市,而中国政府亦积极开拓本土资本市场,以满足企业对资金的需要。

中概股面临美国上市的政治风险、转向在香港上市之际,中国部分受到美国投资制裁的公司出现一股在香港上市的热潮。本月初,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指出,中国证监会和相关监管部门始终对企业选择境外上市地持开放态度,充分尊重企业依法合规自主选择上市地。近期,个别媒体报道中国监管部门将禁止协议控制(VIE)架构企业赴境外上市,推动在美上市中国企业退市,这完全是误解误读。发言人指出,一些境内企业正在积极与境内外监管机构沟通,推进赴美上市事宜。中国证监会与美国SEC、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等监管机构就解决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坦诚、有建设性的沟通,在一些重点事项推进合作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我们相信,只要双方监管机构继续秉持这种相互尊重、理性务实和专业互信的原则开展对话磋商,就一定能够找到双方都接受的合作路径。”这反映了证监会的积极期许。

美国不少经济精英对中美融资市场表达了消极的倾向。据美国媒体报道,TCW资产管理集团公司新兴市场董事总经理洛文杰(David Loevinger)在电视节目中公开指出,“对许多在美国市场上市的中国公司而言,基本上已经是游戏结束,这个问题悬而未决已有20年,而我们一直没有办法解决”。前不久,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Gary Gensler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视频称,已要求SEC人员暂停处理中国公司通过VIE架构在美国上市。同时,Gary Gensler重申,“如果中国运营公司的审计师在未来三年内不公开他们的账簿和记录,无论是在开曼群岛或中国注册的公司将无法在美国上市。”美国政府加强对中国赴美上市企业的审查,其背后是商业利益与国家安全要素的冲突。

目前看,中国政府正加强对企业赴美上市的监管并以政府权力介入到企业的融资进程中。以滴滴为例,滴滴在华尔街上市当天,投资者基于对中国出行市场前景的信任,股价实现开门红,总市值一度超过800亿美元。但上市仅两天后,中国国家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宣布对其进行网络安全审查,滴滴股价从此一路下滑,上市10天市值蒸发超过219亿美元。滴滴从纽交所退市标志着中国企业在美上市的全盛时期彻底结束。这表明,市场对中国政府的权力信号是确信其力量而且反映敏锐,中美两国国家安全战略在间接投资市场上的冲突和折射,使得特定的中企不得不更加配合国家安全战略,而非奉行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市场逻辑。

您已阅读26%(1089字),剩余74%(304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