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

一周世界舆论聚焦:中国应如何在“勇于斗争”中崛起?

曹辛:中国需要真正独立的外交,不能闻他国而起舞,尤其是关键性大国;中国应该继续奉行以利益为中心、广交朋友的大国外交。

上周的9月1日,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中国中央党校秋季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所作的、中共要“丢掉幻想勇于斗争”的讲话,引起国外舆论关注。因为按照字面意思,这一提法首先说明,当前中共对外部局势的判断仍然是严峻的,二来也指明了今后中国在对外政策上的态度和立场,所以十分引人注目,因为它不仅深刻影响着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在一定的时机和条件下,也会影响世界的发展走向。

既如此,如何“斗争”就成了问题的关键,这个问题是今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首要问题。

只能同一个主要敌人斗争

笔者认为,当今国际经济广泛、密切的联系性以及中国自身崛起的必要性决定了:当下的中国只能同一个主要敌人作斗争;而且,中国只能以国家利益作为唯一的斗争依据,切忌将冲突同意识形态相挂钩。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经济总量客观上世界第二的体量,规定了中国需要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同时另一个现实是,中国实际上没有盟友,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国际环境甚至不如上世纪50年代中苏友好同盟时代;最后,中国的意识形态目前无法为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民众接受,这本身就容易到处树敌。

从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的紧密联系,以及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大规模的角度来说,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是通过改革开放的国策,准确确定自己在国际市场的定位,然后采取正确的招商引资政策,继而实现了改革开放早期的经济发展,并打下了初步的财政基础。这导致的结果就是:中国经济的腾飞从一开始就是和国际市场连为一体的,尤其是当今中国经济发达的北、上、广、深和部分沿海沿江地区,这些地区的经济一直与当今国际市场密不可分,国际经贸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这些地区正是当今中国中央财政收入的主要贡献地,而且,这还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财政收入来源。不仅如此,中国进一步发展所必不可少的高科技,也需要来自不可缺少的外部发达国家。

您已阅读23%(766字),剩余77%(261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