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韩企业的美国市场国际化品牌经验

赵莹:品牌是一种长程投资,进入一个新兴的市场,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应该从他山之石身上,学到更多可以攻玉的手段和方法。

曾经有机会当面向博雅的创始人夏博新(Harold Burson)先生请教过中国公司国际化过程中碰到的传播问题,我们不约而同地想到日韩企业开始国际化时,进入美国市场引起的各种非议和坎坷。在专业领域工作时间足够绵长而辉煌的夏博新先生说,其实欧洲企业当年进入美国市场,或者美国公司进入欧洲市场时,都碰到过差不多的情景:美国公司回到大部分创始人的祖先来源地的欧洲各国经营,经常会被戏谑成没有文化底蕴、没有品味的“自以为了不起的盖茨比”,而欧洲奢侈品公司到了美国,经常也会被“誉为”不接地气。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今天就来全面分析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韩企业的境遇,以及他们是如何逆风而上、突破重围、塑造品牌的。

首先,从政治体制和国际地缘政治关系来说,日韩两国是美国的盟军,但要因此下结论说日本的对美直接投资不会遭遇政治风向的险恶以及舆情的负面影响,那就太过草率了。

最开始,日本对美投资倾向于利用其企业在海外的贸易公司即综合商社作为海外市场的代理,从而进行跨国贸易和绿地投资的形式。起初美国资本市场的预言家们也认为这会成为主流。

虽然日企当年即使在国内也鲜少有兼并收购,但是一开始大家的刻板印象并没有成为现实,等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日企开始大量收购美国企业和资产,并以此作为防御性的对外投资,用以积极消除两国贸易保护争端带来的商业影响。同时,日本加快在美国制造业的投资,而且试图在美国复制其本国的运营体系,例如对美国分销渠道进行了大量投资,以支持汽车和其它商品的分销,同时有利于自体制造与分销环节的密切合作。

您已阅读24%(647字),剩余76%(202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