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投资协定

中欧投资协定与欧盟对华政策困境

严少华:目前面临的僵局很大程度上源于欧盟对华政策的困境。理解和破解目前僵局需要从审视中欧关系的演化,尤其是欧盟对华政策的困境开始。

2021年5月20日,欧洲议会以高票通过一项决议,宣布“冻结”中欧投资协定的审议程序,直到中国解除制裁。这是中欧投资协定被进一步政治化的最新表现。在原有的人权与劳工问题基础上,欧洲议会又节外生枝,为中欧投资协定的批准设定了额外的条件,即将制裁问题的解决作为恢复审议该协定的前提。

一时间,中欧投资协定的批准进程似乎陷入了一个僵局,这个僵局不仅是对中方而言,对欧盟也是如此。中欧投资协定的前景如何?这不仅是中方,也是欧方都在关注的问题,双方其实都在思考如何破解目前的僵局。而仅仅关注协定本身显然无法找到答案,因为协定是更广泛的中欧关系的一部分。欧盟委员会此前也表示,协定的批准无法与中欧关系的发展分开,批准的前景取决于局势如何演变。

中欧投资协定接下来怎么走?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恐怕我们需要先回顾一下中欧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中欧投资协定从一开始就在中欧关系中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本文认为,中欧投资协定目前面临的僵局很大程度上源于欧盟对华政策的困境。理解和破解目前的僵局也需要从审视中欧关系的演化,尤其是欧盟对华政策的困境开始。

当中欧投资协定遭遇欧盟人权制裁机制

先把时间倒回2020年12月30日,历经7年35轮谈判之后,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完成。尽管在此前的中欧领导人视频峰会中,双方表达了在年内完成谈判的愿望,但在拜登上任前夕以及2020年结束前的最后一天宣布谈判完成的消息,仍然给2020年尾的国际舆论带来了惊喜,被视为中欧领导人送给对方的一份新年礼物。在拜登宣称要与欧盟加强对华政策协调以及欧盟自身对华政策正在经历调整的背景下,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完成无疑是中欧关系的一个重要突破,也为正在转变中的中欧关系注入了新的动力。欧盟的战略自主倾向,德、法等大国的推动,以及中国在协定中做出的市场开放承诺,都是协定谈判顺利完成的重要动力。尽管在消息宣布后,欧盟内部就存在不同的声音,但欧盟总体上对协定持积极态度。即使在反对声音最强烈的欧洲议会内部,也有积极的表态。用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副主席温克勒(Luliu Winkler)的话说,中欧投资协定是中国在市场准入和公平竞争领域达成的最具雄心的协定,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欧盟谈判者比其他任何谈判者从中国获得的更多。这反映了欧盟内部务实和理性的声音,此时中欧投资协定并没有被完全政治化。

您已阅读26%(973字),剩余74%(278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