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数字化生产“含苞欲放”

程实、钱智俊:中国经济随着数字化生产“花冠”绽放,生产端新变革所迸发的时代红利,将重塑商业逻辑,进而结出贯穿于未来的长远确定性硕果。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辞旧迎新之际,中欧投资协定的谈判完成和国产特斯拉的大幅降价接踵而至,两者从宏观、微观层面共同折射出后疫情时代生产端的历史性变革大势。

在2020年所打开的全球大变局之中,工业化大生产向数字化生产的跃变已鸣枪起跑,并有望在2021年进一步加速。对于中国而言,这一变革有望对内匹配“多元消费”时代,对外重塑全球“黄金增长”范式,因此将是“双循环”新格局的应有之义。

展望“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有望积极拥抱变革,以大规模生产、创新生产、精细化定制作为基础能力的“花萼”,以低成本、“一件起订”、高迭代作为商业优势的“花瓣”,绽放数字化生产的“花冠模式”。随着“花冠”的绽放,生产端新变革所迸发的时代红利,料将重塑商业逻辑与比较优势,进而结出贯穿于未来长远的确定性硕果。

中国数字化生产的“花冠模式”,资料来源:我们的绘制

“双循环”新格局中的数字化生产

2020年开启的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深刻颠覆传统经济的底层架构,作为支柱之一的生产端必然也不会缺席。在疫情催化之下,数据成为生产的基础性要素投入,数据的交互被纳入生产的核心组织形式。由此,诞生已逾百年的工业化大生产正在加速跃变为新的生产形式——数字化生产。对于中国经济而言,这一跃变也已经成为“双循环”新格局下的应有之义与大势所趋,并有望奠定新时代“中国智造”的竞争力基石。

从内循环来看,中国的数字化生产将匹配“多元消费时代”。回顾历史,1913年前后,美国经济一方面在供给端开启工业化大生产,另一方面在需求端迎来“大众消费时代”。两者相辅相成,最终推动美国经济从依赖“外循环”的经济大国,升级为用好“双循环”的经济强国。聚焦当下,中国经济正在步入“多元消费时代”,海量消费潜力有望将从三个方面渐次释放。

首先,新型城镇化发展,叠加收入分配体制、社会保障体系的优化,将进一步推动消费升级的重心下沉,使其更广泛地惠及广大居民,由此面向大众、低线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高性价比国产品牌将收获新一轮增长。其次,90后、00后等年轻世代的经济实力逐步崛起,叠加数字经济的跃迁,个性化、多样化的细分市场将茁壮成长,细分市场的领跑者有望享受年轻一代的个性化溢价,“线上+线下”的互动式消费将催生新的市场增量。最后,随着中国社会消费需求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叠加全球疫情时期服务进口需求的长期回流,未来国内的旅游、文娱、医疗、教育等服务类消费将获得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您已阅读23%(1006字),剩余77%(340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