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

布哈林启发邓小平,邓小平改变中国

何亮亮:布哈林冤死狱中,邓小平则寿终正寝。布哈林未能继续推动苏联的改革,受他影响的邓小平则拯救了中国。

一、影响邓小平的两本书

毛泽东是中国革命之父,邓小平是中国改革之父。

邓小平的改革思想,启蒙于他的莫斯科岁月,受布哈林的影响至深。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人们都知道前者是卡尔•马克思的著作,却不太了解后者是苏联早期著名理论家布哈林的著作。

邓小平在莫斯科期间,学习《共产主义ABC》,也聆听过布哈林的演讲,并且直接感受布哈林参与推动的苏联早期改革——新经济政策。

布哈林启发邓小平,邓小平改变中国。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布哈林(Nikolai Ivanovich Bukharin,1888年10月9日-1938年3月15日),是苏共早期的重要领导人,列宁称布哈林是苏联共产党最伟大的理论家。

布哈林虽然后来被斯大林处死,但在1988年被苏共中央平反,恢复了名誉。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深受斯大林的影响,将布哈林视为右倾机会主义者,直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学术界开始对布哈林在十月革命以及早期苏联建设中的重要贡献,有了新的评价和认识。

共产党与其他政党不同之处,在于非常重视理论。而正确的理论,能够纠正错误,引导正确的发展方向。布哈林在理论方面的重要建树,不仅在于发动革命,更在于革命成功之后,必须在革命进程中改革。布哈林堪称最早的改革理论家,正是他启发了青年邓小平。

青年邓小平在苏联学习期间,不仅直接学习了布哈林的著作,聆听布哈林的演讲,而且在莫斯科学习和生活期间,直接感受到了苏联早期经济改革,也就是布哈林参与推动的新经济政策给当时苏联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这种亲身的体验,也是邓小平改革思想的重要源泉。

邓小平的法国岁月,主要时间是打工维生,在周恩来引导下参与革命活动,但没有也不可能系统学习革命理论。他在1920年9月,16岁那年,从上海乘轮船去法国,在法国生活了5年4个月,其中4年时间是在做工。

从16岁到21岁,邓小平从少年成长为青年,而这个时期他是在欧洲文明的心脏地区度过的,这对邓小平后来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他对资本主义文明,无论是其优点还是缺点,都有切身体会,而毛泽东就完全没有这种经历。

邓小平不是在法国的大学攻读,而是在“社会大学”完成了他的成年礼。除了革命活动之外,虽然不可能享受花都巴黎的布尔乔亚生活,但法兰西文明还是在青年邓小平身上留下了痕迹。邓榕记述了邓小平的一些生活习惯,如喜欢吃法式面包、奶酪(芝士)、土豆、喝葡萄酒、咖啡等等,还喜欢看足球。

邓小平在法国曾经得过伤寒,住院治疗,还在疗养院休养一个多月,直接体验了法国在当时已经实行的社会福利制度。1976年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工作,当时官媒吹捧国产万吨轮风庆号,邓小平说:“才一万吨的船,就到处吹,我对他们说,一万吨有什么可吹的,1920年我到法国去的时候,坐的船就有几万吨。”这就是当时无论毛泽东、江青还是王洪文、张春桥没有的眼界,现在看起来很可笑,但就是这种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领导人的视野与思想高度。

您已阅读21%(1221字),剩余79%(453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