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

P2P行业的生死劫

何永勤:急风骤雨式监管政策某种程度上鼓励了融资方的道德风险,导致很多借款方逃废债行为的发生。监管初衷与效果之间如何衡量争议不断。

2020年10月24日,在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马云做了日后导致蚂蚁金服上市暂停的那个史上最昂贵演讲,他演讲掀起的蝴蝶效应或许还在继续,并注定会被人不断提及。 有意思的是,他在演讲中提到, 不要因为P2P而否定整个互联网金融创新。这话听起来有点怪异,看来即使在最拼命为金融创新正名的马云眼里, P2P也已经成为某种负资产。

P2P享受的这种”过街老鼠“待遇, 有其现实的经济社会背景。 过去若干年,全国不计其数的P2P平台暴雷,众多投资者投资款被挪用,受害者数以百万计。 而导致P2P平台暴雷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平台生来残缺无法承担融资中介功能, 有的平台刻意诈骗虚构融资项目, 有的平台融资项目真实可信,但项目运转失灵导致资金链断裂,也有的则是典型的庞氏骗局。 乱象纷呈之下, 构成了某种程度的金融风险, 逼迫政府出手强力整顿, 众多从业者跑路或者锒铛入狱,在公共舆论空间, P2P成了非法集资或者集资诈骗的代名词。

不过追本溯源,我们需要对中国P2P的流变轨迹有一个简单梳理。

P2P信贷是英文peer to peer lending的缩写,意即个人对个人,或者是点对点的网络借款,是一种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小额借贷模式。P2P把借款人和投资者联系在一起,绕开了原来需要借助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的传统融资模式, 改变了人们获得信贷的方式,被认为是互联网带来的一种重要金融创新。

您已阅读20%(597字),剩余80%(234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