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

重温基辛格:如何看待中美关系的未来?

徐瑾:中国人如何看中国,与世界如何看中国,总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关于中国与西方,基辛格的思考始终值得重视。

都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界,作为全球经济第二的中国,当下地位举足轻重。中国人如何看中国,与世界如何看中国,总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这个时候,透过外国人的观察,审视我们自身,无论准确与否,总是能够得到一些我们意识不到的信息和角度。

谈中美关系,绕不开中美建交的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我在公号《徐瑾经济人》也多次聊过他的观点。基辛格写了不少书,但是《论中国》这本书,是他88岁时出版,这是他首次尝试以专著的形式系统阐述他关于中国的见解,并从政治家与学者的视角,来解读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美关系。

当亨利•基辛格说话,尤其是在谈中国问题的时候,世人总会聆听。差不多五十年前,他的一次秘密访问,最终促成中美建交。

这是一段震撼世界的历史,所以基辛格谈论中国,有足够的资格。至少在今天的美国,很多人认为,没有哪个人比他更熟悉中国事务。在当下,全球力量最重要的两个大国,应该如何相处,美国又应该做出哪些改变?可以说,他这本书虽然是英文出版,其实也是写给中国人的。

基辛格出访中国50多次,他一直被视作“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与中国的几代领导人都打过交道,而且有深入的交往。可以说,他从政生涯的高峰时刻不少都与中国息息相关。因此,《论中国》也可以看成是基辛格为自己一生最杰出的外交成就所作的回忆,或者说,也是对外界多年质疑的回应。

基辛格1923年出生在德国,因为犹太人身份,于1938年移居美国。1950年从哈佛毕业后,在60年代末,他担任过尼克松政府的国家安全顾问和国务卿。就是在这个岗位上,他在1971年7月和10月两度秘密访问中国与周恩来协商,为中美建交穿针引线。其后,水门事件爆发,尼克松总统下野。基辛格则超然丑闻之外,继续在福特政府中担任国务卿。1973年1月,基辛格因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而获诺贝尔和平奖,其声望最高之时,甚至有提议他参选总统的呼声。

您已阅读23%(771字),剩余77%(251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