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

被顶替的底层与被抽签的中产

刘远举:前段时间,高考冒名顶替现象成为了中国互联网上最热的话题。这些事情大多数发生在多年前一些县级市,四线城市。

前段时间高考冒名顶替现象成为了中国互联网上最热的话题。除了冒名顶替上学,还有冒名顶替退伍军人领工资的事。这些事情大多数发生在多年前一些县级市,四线城市。

客观的说,施害者也并不是一般想象中的权贵,因为他们的职位并不高。真的位高权重者,并不会采取这种手段,虽然能上大学,但却一辈子要用别人的名字,生活在别人的阴影之下。但这也并不能说是一种底层之间的搏杀,因为一方明确拥有更强的权势,因为他们是当地权力网络之中的人。

这就指向了中国县城的社会特征。

冒名顶替操作,要涉及到很多人。并不大的权力就能连带这么多人,操作这样的事。这是因为这种勾结是紧密的,没人能够拒绝,而且相信参与了一定不会出事,一定兜得住。中国的县城,包括一些四五线小城市,都有一个非常稳定、封闭的、有着相互厉害关系的人际网,代代相传。在这种关系下,多人违法乱纪的事,就能维持,守口如瓶,风险就低。

这让人想到北大博士生冯军旗著名的论文《中县干部》,作者完整记录了这个县级政权系统内部,当地家族成员的任职关系。从中可以看出,“政治家族”在当地相当普遍,占据了各部门的重要职位,令人触目惊心。

中国县城比起北上广深,可谓另一个中国。自上而下的雷霆扫除腐败,到这一级已是江湖之远,强弩之末,裙带关系网会侵蚀法治,侵害百姓。

近几年来,这类事情少了。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系统的引入。管理学上有个原理,管理能力的提升,会使得管理宽度增加,管理层次减少。计算机系统极大的提高了管理能力,所以层级减少,一般不会由学校、镇、县设立,而是在市、省层面统一运作。这意味着权力被上级机关收回,替顶不再能在县、镇层面,通过操作纸质文件完成。

您已阅读26%(692字),剩余74%(199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