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解读

大宗商品出口国寄望中国需求提振复苏

法伊夫:最终决定中国进口组合的是经济因素,而非地缘政治。但是如果放任外交问题不管,紧张关系可能重塑供应和定价关系。

大宗商品交易商正寄望中国推动自然资源市场进一步复苏。中国占到全球关键大宗商品进口的30%,比西方提早两个月放松封锁,而且利用价格疲软在整个危机期间进行大规模储备。

然而,北京与世界的关系从未到如此紧张的地步。外交争端——尤其是与美国和澳大利亚之间——突显出一种微妙的平衡:国际关系中的微小变化要么加速全球复苏,要么让复苏彻底偏离轨道。

中国主导着铁矿石、铜和大豆市场,吸纳了60%的交易供应。中国购买了全球交易的30%的化肥、20%的原油和煤炭,以及全球17%的液化天然气(LNG)。

中国的大宗商品进口在疫情大流行期间保持强劲,进口商趁价格暴跌扩大库存。今年迄今的原油进口量为平均每日1000万桶,仅比2019年末的水平少每日50万桶,这得益于成品油价格下限支撑了炼油厂的需求。如果没有中国企业的购买,原油价格将跌得更惨。

从1至2月的停工中反弹的中国工业,如今已成为西方经济复苏的标尺。但在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6.8%之后,中国政府放弃了设定年度增长目标,似乎表明2020年经济增速至多接近1%。不过,2020年中国的温和增长还是会好于其他地区预计将出现的下降。

您已阅读27%(485字),剩余73%(132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