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

中国须提升应对长期性中美战略竞争的能力

徐若杰:中国要对当前中美关系的新变化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知和把握,在知己知彼前提下审慎谋划,综合使用多种途径。

特朗普执政以来,中美关系发生了“范式性转变”,战略竞争成为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主基调和双边关系新常态。竞争压力的剧增或将对中国国家安全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如何管控和应对长期性的中美战略竞争状态是中国无法回避的战略难题。面对国际政治环境的上述变化,中国应充分认识和把握当前中美战略竞争的特质和趋势,并着力培育和提升应对能力。

中美战略竞争表现出以下新的特征和趋势:

第一,中美战略竞争本质上是一种大国间的长期性和平竞争。核时代的来临和全球相互依赖度的增加,降低了大国通过发动战争护持或获取权势的可行性,使这种历史弥久的大国博弈模式成为了高成本低收益的非理性选择,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国竞争互动的烈度和方式,基于现实主义零和博弈思维的传统国际冲突和战争已不再是大国追逐权势的优选,通过长期性和平竞争获取国家利益,而非以武力征服对手成为当今大国互动的常态。尽管当前中美竞争的烈度日趋走高,但是基于上述因素以及两国在地区安全、经贸合作等众多领域国家利益的广泛关联,两国很难实现完全“脱钩”,爆发直接冲突或战争的风险在可控范围内。鉴于大国雄厚的物质能力和维护自身安全、捍卫国家利益的决心,中美双方都很难在短期内获得竞争胜利,因而双方的战略竞争将是一个复杂性、长期性的博弈过程。

第二,美国正力图将竞争引向对中国不利的“非对称性”方向。所谓“非对称性竞争”是指一国利用相对于对手的竞争优势,将竞争牵引并固化在优势领域,实现“以己之长,克敌之短”的目标。这种优势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可以是战略资源相对数量、军备发展水平等物质性优势,也可以是资源汲取能力、政治凝聚力、国际道义支持等非物质性优势。“非对称性”竞争格局的缔造可以使战略施动方始终保持着相对低廉的竞争成本,以此获得对竞争节奏和走势的主导。特朗普政府官方发布的政策报告,体现了“非对称性竞争”的战略思想,例如2017年《国家安全战略报告》、2018年《美国国防战略报告》和2018-2020年三个《国防授权法案》,而且将其落实到了政策实践中。以当前中美南海竞争为例,特朗普政府利用其领先的海上军事实力、亚太盟友体系、国际传播力等相对竞争优势,以频繁的“南海航行自由行动”、“海上反恐演习”、叙事战争等介于战和的有限烈度手段,持续强化对中国南海维权的干预,以战略施压强加“非对称性”竞争给中国,以此使中国南海政策行为背负四类巨大的战略成本:应对周边安全威胁的军事成本、维护南海主权的外交成本、“修正主义”国家形象的声誉成本和落实大战略部署的发展成本。通过持续性高成本投入带来的重压促使中国按照美国利益需要改变南海政策行为,最终构建符合美国利益的南海国际秩序,赢得南海战略竞争。

您已阅读36%(1104字),剩余64%(197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