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

巴菲特“破天荒”买入ETF,这意味着什么?

夏春:约翰•博格和巴菲特的建议都是至理名言,个人投资者在充分竞争的发达国家股市进行长期投资,选择指数才是最省心省力的。

最近,巴菲特掌管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13F持仓表显示,巴菲特在2019年第4季度“破天荒”买入了他多年来向大众推荐的ETF指数基金。

这笔2500万美元的投资,几乎平分在了两只和标普500挂钩的ETF之上,一只是先锋领航集团发行的Vanguard S&P500 ETF,代码VOO,另外一只是道富环球投资管理发行的SPDR S&P 500 ETF Trust,代码SPY。SPDR是Standard & Poor's Depositary Receipts的简写,发音则是Spider(蜘蛛)。虽然全球与标普500指数挂钩的ETF数不胜数,但这两只属于发行时间最早,规模最大,也是(所有ETF中)最有名的两只指数基金。

指数基金极简史:必须知道什么是真的“阿尔法”

1972年全球第一只和道琼斯指数挂钩的基金Qualidex Fund在美国出现,但指数基金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则是“指数基金之父”约翰•博格(John Bogle)的贡献。

博格在1951年普林斯顿大学的毕业论文里,结合投资大师的智慧和自己的数据分析,发现美国的公募基金长期的费后平均收益率要低于对应的大盘指数。1969年,芝加哥大学金融系教授迈克•詹森(Michael Jensen)首次利用金融理论界刚刚发展出来不久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检测了美国公募基金的业绩数据后发现,即使只考虑费前平均收益率,公募基金的平均“阿尔法”也是负数。

“阿尔法”是一个基金在进行风险调整之后与对应的大盘指数在平均收益率上的差额。理论上,如果一个和标普500指数挂钩的公募基金,如果基金的风险大于标普500指数,那么它的平均收益率应该高于标普500指数,同时阿尔法等于零。

如果公募基金在费前的平均阿尔法是负数,那么费后的阿尔法只会负得更多。结论就是对于投资者来说,买公募基金不如买和标普500挂钩的指数基金,而且费用越低越好。

在现实中,宣传自己有“正”的阿尔法,但其计算方法并不准确,是蹩脚基金经理最常用的歪招。简单来说,他们的基金收益率高于对应的指数,通常只是因为基金的风险更高。他们把并没有经过风险调整的“超额收益率”当做“阿尔法”来宣传,实际上是误导投资者。

在美国,对于“风险调整”的要求越来越高,仅仅针对大盘指数来调整基金的风险还不够,还需要调整基金持仓风格,例如针对小盘,行业,甚至策略来进行风险调整。我在《量化巴菲特》里详细介绍了“阿尔法”概念的演化过程。

您已阅读21%(1023字),剩余79%(383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