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瑾经济人

从孔子看春秋为什么失败(下)

徐瑾:孔子的失败,不仅在于理想主义,更在于他实现理想的方式。他见证了一个大时代的尾声。理解中国文明的底层逻辑,绕不开孔子。

从孔子看春秋为什么失败(上)

从孔子看春秋为什么失败(中)

此前两节,我们已经触及了封建制问题。厘清封建制的定义,意义何在?因为封建制的提前终结,导致了中国贵族制早衰,这为日后的皇权专制打下了基础。那么下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中国封建制提前结束?

为什么中国封建制提前结束

在分析中国历史的时候,不少人第一反应总是谈到土地。确实,表面看来,在周朝封建制的崩溃中,土地制度是核心。周朝理论上是诸侯宗族,给予土地和百姓,诸侯承认周王朝权威,享有土地赋税的权力。不过,考虑到上古情况,土地多而人口少,其实这种分封很多时候只是形式上的,更类似武装殖民,诸侯的土地和百姓主要来自各自的军事征服和政治整合。

日本学者贝塚茂树认为,在春秋初期,随着王室实力下降,导致了周王朝也和诸侯交换封地,动摇了秩序根基,随后诸侯之间也往往为争夺封地动手,诸侯国内的贵族也是不断争夺土地,最后导致土地向大贵族集中。土地制度的变化,导致依附于大贵族的门客兴起,而且低一级的士与大夫也越来越不满,使得贵族制更难以为继。这就出现了一个怪现象,一方面鲁国“三桓”家族无视鲁国国君,划分势力,另一方面,他们的家臣,如阳虎之类,则从内部攫取“三桓”权力。

可以说,春秋寡头制度看起来最显赫时候,也是他们接近寿终正寝的时刻。甚至可以说,寡头制不是封建制终结的原因,而是封建制结束的现象。礼乐是周朝封建制的根基,其机制存在内部脆弱性,在其运行良好的时候,可以做到封建华夏,但是一旦运行出现问题,就会连续出现一连串问题。孔子对于礼崩乐坏的警惕,不是迂腐,恰恰准确预感随后野蛮时代的到来。

您已阅读22%(662字),剩余78%(241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