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战略和政策如何走:五点商榷

周天勇:是否不应该将GDP增长看得太重?工业化已经趋于结束,要去工业化?中国经济结构升级要服务业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做?

21世纪的第2个10年中,经济学界和经济政策研究界就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提出了许多对策,各有所述,观点不同。其中一些如果进入战略、定之于规划和施之于行动,可能有误。这里提出商榷性的看法和建议。

1. 国内有的学者提出,未来经济中低速增长是常态,不应当再强调GDP跨越式增长;国外一些学者,如斯蒂格利茨也向我们提议,不要将GDP增长看得太重。这可能有误。一是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我们也遇到了外部的制裁和内部的经济下行,主流的经济学家们几乎一致主张,并向中央提出过中国适度经济增长速度为5%为宜。后来邓小平同志没有听取此建议,而是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增长目标放在了高速水平上。二是经济增长速度下行压力虽然很大,但是我们还有中高速增长的余地,关键是改革和选取正确的发展战略。比如,未来经济增长新潜力的70%到80%,来自于深化城乡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特别是应当推进农村土地财产使用权确权、土地要素允许市场交易配置、宅基地允许买卖、城市资本下乡、建立城市统一平等市场体系、农村农民土地资本化等改革。这样,农民获得土地创业和财产性收入,增强消费能力,购买工业化品,延长工业化时间,会支撑国民经济长期中高速的增长速度。三是美国这样人均GDP6.2万元美元的国家,还在强调经济增长速度,中国不到9000美元,GDP增长如果没有赶超,就跨越不了中等收入发展阶段。正确的提法可能是,发展是硬道理不动摇,尽可能释放经济增长的潜能,跨越式增长没有错,速度要支撑得住和快一些,同时提高效益和质量,并且追求居民收入、家庭财富和大众消费占比越来越多的GDP。

您已阅读22%(665字),剩余78%(237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