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

《长安十二时辰》:人性恶,还是体制坏?

刘裘蒂:这部剧留下一些思考:数据有没有伦理?数据一旦为政权服务,如何能够保障百姓的福祉?

今夏烧脑的“反恐神剧”《长安十二时辰》在拖沓失焦之后终于收官了,揭发了幕后操盘的大boss,显示最有心机的其实不是西域的异族,而是对于大唐政治不满的小小户部八品小吏。作为片中“大数据”的主事,这个结局是不是应了“得信息者乱天下”?

去年夏天的爆款剧《延禧攻略》,虽出了一个非典型的女主角敢于逆袭后宫政治势力,但是仍陷于宫斗剧的窠臼。今年暑期迎来的《长安十二时辰》,借着盘根错节的剧情和人物,精致考据、美伦美奂的场景,令人乍然受到美学和智性的冲击,在《豆瓣》和美国亚马逊平台都获得好评。但是用48集去讲一个16集的故事,造成多处前后推理荒谬,暴露了编剧和制作团队的短板。

“大数据”和老规矩

故事的主轴是在上元节解除宵禁、万民欢腾的24小时内,突厥狼卫策划潜入长安城,暗中筹谋以“阙勒霍多”计划颠覆大唐。为了破解狼卫的阴谋,崇尚道法的靖安司司丞李必(易祥千玺饰),与前不良帅沦为死囚的张小敬(雷佳音饰)联手办案,在倒数计时的更漏交替之际,一步步地化解了狼卫的阴谋,最终拯救了圣人的江山跟长安的百姓。

“阙勒霍多”,褪去被包装的神秘光环,其实指的是塞外独有的特殊石脂,俗称石油。上元灯节之日家家户户花灯结彩,圣人在花萼楼设宴观赏大仙灯奇景,突厥人打算引爆数量庞大的特殊石脂,从而点燃所有大小花灯,使长安城毁之一炬。

“狼卫”虽是偷潜入城的外贼,本剧最终的“恐怖分子”,却不是突厥或其他胡人,而是朝廷内乱。剧中的雇佣狼卫的龙波居然是前第八军团的兵士萧规,真正的幕后主使则是不得志的精英分子。而朝廷里的党争,以及故意促成党争作为“平衡”各方势力的考量,才是真正悬疑剧情的推手。

太子为了化解突厥狼卫入长安引发灾难,命令以唐朝诗人贺知章为原型的老臣何执正临时设立靖安司,兼具国安和情报的功能,由何的弟子李必出任司丞。靖安司在长安和边塞布置有广大的眼线,并借着望楼体系,在大望楼和小望楼设有士兵,望楼中还设有不同颜色的窗屏,可以用两种颜色组合打出暗号,并用鼓声传递信息。

但是靖安寺真正有技术含量的是庞大的档案库,堆积着来自三省六部、一台九寺五监的机密要件,也就是一个数据仓库。控制信息情报的技术是“大案牍术”,用来作为谋略的工具,也就是古代版的“大数据”。

您已阅读20%(916字),剩余80%(359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