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

从伊利蒙牛之争看经济民族主义的困局

西坡:把经济民族主义放在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下审视,更会发现“爱国就要买什么”“买什么就是卖国”这套话语策略已经陷入进退失据的困境。

伊利公开举报蒙牛“破坏冬奥大局”一事,在舆论场已有渐渐平息之势。

蒙牛在发布了一个“很快会发布声明”的所谓回应之后,便没有了下文。北京冬奥组委发布声明支持伊利,表示“伊利集团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唯一官方官方乳制品合作伙伴。北京冬奥组委将继续秉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维护各层级赞助企业合法利益。”但是该声明只字未提蒙牛,语气也很平和,不似伊利举报信中所称北京奥组委“极为震惊”“义愤填膺”“强烈谴责”。

背后或许有“大局”在起作用,这场风波或许就此便逐渐平息下去。但是对有心的观察者来说,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切入口,可以看到民族主义和全球化撞出了怎样的“花火”。

伊利的举报信在事实层面没有多大问题。事情经过大体是,蒙牛在北京冬奥会招募合作伙伴的公开竞标中落败后,以替可口可乐出资赞助费的方式,成为国际奥委会饮料类别的全球合作伙伴。据报道,可口可乐和蒙牛将联合赞助2021年至2032年的奥运会,总计涵盖6个夏季和冬季奥运会。

单纯从商业上讲,蒙牛打了一个漂亮的偷袭战,确实会使伊利花高价竞得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唯一乳制品合作伙伴”含金量下降。但是伊利为了维护自身权益没有选择法律,而是选择了政治,抨击蒙牛“挟洋自重”“置国家大局于不顾”。

您已阅读25%(531字),剩余75%(155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