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故事

从德国“垃圾分类”谈起

沈凌:中国“垃圾分类”若想推行得好,需要耐下心来,由简入难。比如,先区分厨余垃圾和其余垃圾,几年后再慢慢细化。

去欧洲旅游的中国游客,比较不适应的事情之一,恐怕就是垃圾分类。我在德国念书的时候,一入住学生宿舍,就有“外国学生委员”来介绍垃圾分类原则。后来我自己做了这个“外国学生委员”,也常常监督新进来的外国学生是不是正确处理了垃圾。不过我的印象中,学生宿舍里面的垃圾分类并不是那么复杂。我们的厨房门口放着两个垃圾袋,一个是黄色的,一个是蓝色的,分别放置生物垃圾,和其它垃圾。也就是说,我们的分类主要就是把中国现在说的餐厨垃圾和其余的包装物分别开来。这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因为餐厨垃圾都是生物垃圾,属于可降解的,其处理相对容易。而包装物(主要是塑料),是不容易降解的,要单独处理。但是即便是这样容易的分类,我们学生宿舍还是做不好。有好几次,垃圾清运公司拒绝我们的垃圾,因为明显不符合规定。这样一来,我们的卫生委员和外国学生委员,就要挨家挨户地和同学们沟通,希望大家理解和配合。

慢慢地,我发现这个“其余”垃圾袋并不是真的包含了所有“其余”,还有很多东西是不能扔到“其余”这个垃圾袋里面去的,比如纸张和玻璃瓶。这是学生宿舍里的两大垃圾,纸张是容易理解的,学生嘛,爱学习才会有废纸。玻璃瓶嘛,除了少量的调味品,主要就是酒瓶,学生嘛,不爱学习才会有酒瓶。纸张有专门的收集袋,还好;玻璃瓶需要我们拎着去很远的一个专门扔玻璃瓶的地方扔掉,费时费力。而啤酒瓶,常常含有几分钱的押金,可以去加油站退钱。有一次,我儿子来德国探亲,我就鼓励他搜集了学生宿舍里面的废酒瓶去退钱,他很开心;我们的“酒吧委员”则很不开心,偷偷告诉我,这个是大家公共的财产。

您已阅读50%(659字),剩余50%(66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