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

大国对弈:运筹于5G,决胜在边缘计算

张洪海、胡立:5G与边缘计算相融:实现基础科学技术突破,成为大国胜负手的压轴底牌。

中美谈判重启,谈判过程曲折,双方博弈的焦点和对垒的筹码始终离不开5G、数据跨境流动(AIoT的原料)、云计算等高科技领域的技术和市场话题。近日,据悉云计算市场或将通过自贸区试点模式对外开放,这也使得其他利益的对弈焦虑感倍增。作为5G落地部署的直接受益者以及云计算息息相关的“孪生胞弟”边缘计算,也可能卷入其中,但完全不会影响其未来在行业中快速脱颖而出,成为助力国家产业数字化的重要动力。

伴随中美谈判进程,A股资本市场风云变幻,5G拉动一波主力行情,这波行情快速席卷柔性屏、物联网、智慧城市等概念。边缘计算也毫不例外,在公募基金市场边缘计算概念基金上季度(2019Q1)平均涨幅35.14%,排入Top 10最火概念板块且后劲十足。百度搜索指数显示,近90天边缘计算搜索指数移动端同比增长457%,环比增长178%,其搜索绝对值更是在3月初达到峰值,甚至超过5G。

5G与边缘计算技术发展和深度融合

谈5G和边缘计算的内核技术,必须拨开现象看本质,正所谓历史是面镜子,所以往往物质的本质都是蕴藏在其本身的成长路径之中。回顾1G到5G的发展,底层网络基础设施不断经历着一次次革命性的进化。从1G的频分多址(FDMA)模拟调制方式到2G的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共存,再到3G中码分多址(CDMA)的彻底引领,标志高速IP的数据网络时代来临,手机上网变成了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然而,进化仍在继续,4G研发被迅速提上日程,上网速度提高到3G的50倍,实现了三维图像高质量传输。但是面对服务场景的多样化、复杂化、专业化,场景本身对网络的时延、带宽、计算和存储等全维度提出了立体化挑战,遂5G应运而生。据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ITU)对5G的标准要求,可实现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以及海量机器通信(mMTC)三大应用场景,并给出了高挑战的量化指标定义:峰值吞吐率10Gbps、时延1ms、连接数100万、高速移动性500km/h。可见其以“大容量、大带宽、大连结、低延迟、低功耗”为诉求,不仅实现了跨场景的用户体验,且打开了万物互联应用的“魔法之门”。

您已阅读21%(895字),剩余79%(329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