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大视野

欧盟对华外交政策“特朗普化”

围绕中国产业政策、网络安全以及贸易战的担忧,使中国被列入欧洲理事会本周峰会的议程。此次峰会将讨论应不应该对华强硬。

欧盟(EU)领导人上一次举行针对中国的战略磋商是在1989年天安门广场武力清场之后。当时,12个成员国的领导人针对其所称的中国政府的“野蛮镇压”,对中国实行了包括武器禁运在内的制裁。

近30年后,欧洲理事会(European Council)将利用本周的一个峰会再次聚焦中国——并决定现在应不应该再次对华强硬。围绕中国产业政策、网络安全以及贸易战日益加剧的担忧,使北京方面被再度列入欧洲的议程。

在布鲁塞尔和各成员国首都的一些人士看来,本周的磋商是欧盟对中国新的影响力,以及对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此前欧盟未能全面认清中国崛起的潜在影响——的迟到的觉醒。

一位欧盟高级官员表示:“大家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我们被自身危机困扰10年之际,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飙升了,特朗普当选了。我们进入了一场不一样的游戏。”

在将于周四在布鲁塞尔坐下来共进晚餐,同时讨论中国问题的欧盟领导人中间,情绪已经发生转变——在一些观察人士眼里,多年来他们一直自满地认为,他们能够在利用中国经济机会的同时,在战略上推动中国遵守游戏规则。

如今,欧洲国家对北京方面(像历史上其他大国一样)利用其日益扩大的影响力在商业和外交上发号施令感到恐慌。一些欧盟国家政府抱怨称,中国歧视外国企业,迫使它们转让技术,而中国的对外投资不透明,还有可能让东道国背上债务。

中国对欧盟经济敏感领域的投资所带来的潜在安全威胁,也越来越引发担忧。北京方面关于这些担忧毫无根据的保证,越来越难以让人信服。谈到欧盟领导人的此次磋商时,布鲁塞尔智库欧盟-亚洲中心(EU-Asia Centre)负责人弗雷泽•卡梅伦(Fraser Cameron)表示:“他们从未找到时间讨论这个问题,这相当令人震惊。他们现在在说:‘不要假装我们能够改变中国。有时候它强硬而无情——所以我们也将不得不强硬而无情。’”

此次峰会召开之前,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和欧盟外交部门发布了一份新的对华战略文件,对中国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公开批评——还有威胁。新发布的文件将北京方面称为“推动另类治理模式的系统性竞争对手”,同时在某些领域也是经济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文件警告称,如果北京方面不回应外界对其在国家补贴企业和公共采购等方面行为的担忧,欧盟可能收紧针对中国对欧投资的规则。

您已阅读22%(959字),剩余78%(340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