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的光明面与阴暗面

邱慈观:金融普及性与稳定性间存在抵让,过快、满溢的普惠金融蕴含不稳定因子,故如何在两者间求取平衡,是普惠金融未来努力的方向。

普惠金融是个老行业,从1970年代初开始启动,发展迄今已半世纪。它关乎金融渠道的普及性与使用情况,涉及贷款、现金管理、转账、支付、储蓄、保险、租赁等服务,但无论类别,相关金额均微,故英文常以微型金融(microfinance)称之。普惠金融的客户,有个人,亦有企业,但无论类别,皆属社经金字塔的中下层,他们面临着金融渠道不足的问题。

普惠金融受到高度瞩目,系因它蕴含了扶贫、金融赋权、两性平权等社会关切,且被认为能强化生产力、推动创新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故对经济发展至为重要。普惠金融更被列为新兴国家的发展重点,不仅成为峰会主题,且获政府支持与资金补助。譬如,2010年G20的首尔峰会,启动了“普惠金融全球伙伴”,而领导人到了2017年又重申其重要性,把普惠金融与联合国的十七项可持续发展目标相连,认为前者是达成后者的关键要素。

尽管普惠金融的重要性受到肯定,但实际上,全球未获正规金融服务者,迄今仍不在少数。根据知名普惠金融数据库Global Findex的统计,全球被摒除在正规金融渠道之外的成年人,2017年还有17亿,分布在非、亚等地的新兴国家,及欧美工业国家的贫民区。当这些人需要金融服务时,会诉诸于风险高、价格高、透明度低的非正规渠道,譬如高利贷借款。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诺奖得主尤努斯教授几乎是普惠金融的标志性代言人。1970年代他于孟加拉国创办了葛拉敏银行,利用农业社会人际关系紧密的特质,针对欠缺抵押品的穷人,发展出一套贷款筛选及还款监督模式,以控制违约风险。这套人力密集的放款模式,曾盛行于南亚,且于1990年代由中国社科院引入国内。不过,随着互联网、金融科技、大数据的兴起,实质抵押品可由讯息取代,大数据亦可对风险提供更好的控制,而普惠金融传统的线下放款模式,逐渐被速度快、效率高的线上模式所超越。因而,葛拉敏银行的光环渐退,取而代之的是另一批新创组织,如美国的Acorn、中国的蚂蚁金服等。

不过,无论透过线上或线下模式,无论涉及高科技与否,我们都必须检视普惠金融是否真正具有社会效益。特别是,除被宣称具有精准扶贫、推动经济发展、强化两性平权等光明面外,普惠金融也多次被关连于经济效果不明、造成贷款人过度负债、恶化社会阶级制度等阴暗面。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除贫行动中心的经济学教授就指出,以普惠金融来除贫是一剂昂贵而药效极低的解药。又如,笔者对南美洲熟人放款模式的研究,发现在既存的社会阶级区分下,信贷渠道会恶化现有阶级,不仅贷款过程中发生了操纵、胁迫等违反个人自由意志的负面行为,还扩大了当地的所得不均,让弱势者受到更多伤害。

您已阅读24%(1074字),剩余76%(343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