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法夸尔

麦克法夸尔:文革起源的探索者

许成钢:文革结束40年了,但学界的研究仍然是肤浅和有局限的。在有限的研究成果中,麦克法夸尔的贡献不可磨灭。

2月11日,著名历史学家、哈佛大学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中国研究中心前主任,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文革史学者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Roderick MacFarquhar,1930.12.2-2019.2.11)教授在家中辞世,享年88岁。虽然早听说他身体不好,消息传来,我仍然被从天而降的震惊和沉痛所笼罩,久久不能释怀。尽管悲伤难抑,但是我知道此时此刻,缅怀故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一篇文章来纪念他。

我在哈佛大学读博士的时候,麦克法夸尔是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的主任。那时我和费正清中心有密切的来往,因此与他和他周围的许多人相识。他是我的老师辈分,但我和麦克法夸尔有很多共同的地方:我们都是中国文革的亲历者,文革是我们的研究对象。当然,麦克法夸尔是国际上公认的研究文化大革命的最重要的学者。而我至今并没有发表学术性的对文革的直接研究。

麦克法夸尔是费正清的学生。他对文革的研究就得到了费正清的高度关注。在他力荐之下,麦克法夸尔成为了哈佛大学的教授。早在文革进行期间,海外学术界就已经开始了对文革的研究。费正清的《美国与中国》(The United States & China)的第十六章《第二次革命》(即文革),可能是中外最早的研究文革的学术篇章。麦克法夸尔与费正清合编的《中国革命中的革命:1966-1982》,是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文学多个领域中国问题专家在哈佛召开的文革学术会议的文集,大体反映八十年代末海外中国问题专家研究文革的水平。

传统上,每年哈佛大学最受本科学生欢迎的课都是经济学的入门课,但是麦克法夸尔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开设的“文化革命”这门课,连续几年居然成为哈佛大学本科生里最受欢迎的课。来听课的学生爆满,以至于要到剧场里去授课。在这门课上,他播放大量的原始的文革纪录片片段(包括天安门广场的疯狂,破四旧的残暴,夺权的内战,等等),邀请多个来自中国、经历过文革的博士研究生当助教。因为文革既是我的社会科学的学术生涯的起点,也是我的研究对象,我对文革的研究有很强的自己的看法。所以我选择不参与这门课程的助教工作。许多当年麦克法夸尔的助教,后来成为著名学者。其中好几位一直都是我非常好的朋友,比如香港科技大学社会学系丁学良教授、现任麻省理工斯隆商学院副院长的黄亚生教授、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裴敏欣教授,等等。

您已阅读29%(972字),剩余71%(243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