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10周年

一个分析师眼中的金融危机这十年

萧齐:十年前,我在FT办公室里见证了金融危机最跌宕起伏的几个月。往后十年间,我切身感受到了中国在世界影响力的变化,尤其是在金融市场。

2008年9月,雷曼破产引发的金融危机爆发时,我正在FT的伦敦总部实习,当时部分工作内容是为FT中文网翻译文章。在FT中文网搜索“萧齐”这个名字,会弹出好几页2008年9月至2009年1月的文章,那时候我以一个译者的身份,全程见证了金融危机最跌宕起伏的几个月。

因为是逐字逐句翻译,所以即便十年过去了,我仍然对其中一些内容印象深刻。比如美国政府的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格林斯潘被迫出来认错,美国银行收购了美林,麦道夫金融骗术曝光,各大投行纷纷出售手里的中国银行业股票自救,中国官员轮番给保尔森“上课”,等等。所有这一切,都颠覆了我在学校里学到的经济常识。

这份实习之前,我在伦敦大学学院(UCL)的经济系念研究生,但让人惊讶的是,学校里的大部分时间,我没有听到过教授们谈论可能的金融危机或者风险,即便那时候美国的次贷风波已经开始发酵。只有同学们去实习或者面试回来交流,才发现各个金融机构里已经是阴云密布。一直到金融危机都发生了,教授们都还在痴迷于数学、物理与金融的融合,经济系研究生和博士里,还有大量物理和数学背景转过来的本科生,毕业后最理想的去处,是投行里的量化分析部门。

2009年2月,我回国开始了毕业以后第一份工作,这份工作其实和这轮金融危机有很大关系。鉴于当时整个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都在这轮危机中遭受重大打击,而中国已经在2008年底推出了“四万亿”刺激计划,全球的注意力都开始投向中国,针对这种需求,FT新设立了一个专门的研究咨询机构,叫China Confidential(中国投资参考),为大型跨国企业和对冲基金提供关于中国经济的深度分析和解读。当时的发起者是FT在中国待了十多年的资深记者金奇(James Kynge)。他在FT的餐厅与我进行了大概一个小时的面试后问,你想继续待在英国看金融危机,还是回中国观察和讲述一个全新的故事。我选择了后者。

您已阅读27%(780字),剩余73%(206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