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作者“贸易战火下的美国”系列之三
贸易战最令人担心的长远影响是中美双方彼此的脸谱化,在争执中强化了彼此的不同,而不是共通性。2008年奥运会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随后中国的发展和改变也成为国际瞩目的焦点。但是贸易战凸显了近几年中美关系紧张下,美国“朝野”对于中国逐渐更为负面的认知。
在美国华人精英组织“百人会”2017年《中美两国公众印象》的民意调查中,过去10年来中国人和美国人对彼此国家的好感持续下降,受访的美国公众中只有48%对中国有好感,比2005年的59%下滑。唯一的例外是千禧一代(18-34岁)的美国人,受访者之中57%对中国抱有正面印象,远高于年纪大的美国人。
调查并未解释这个现象背后的缘由,可以推测的原因是在互联网时代成长下的千禧代,可能对另一个受到互联网洗礼的中国新生代和他们的世界,比起经过朝鲜战争和冷战的前一辈,更能感同身受属于这个世代的共鸣。
然而,正当美国的年轻人似乎对于中国的现状,包括同龄的中国千禧代,感到好奇,并且有深入了解的欲望之时,中美贸易战是否会扭曲美国年轻人对中国新生代的认识?
不久前在纽约华美协进社的新书发布会上,我见到了今年刚出版的《年轻的中国:不安分的一代如何改变他们的国家和世界》(Young China: How the Restless Generation Will Change Their Country and the World)作者戴三才(Zak Dychtwald)。我和他谈到了贸易战火下的中美千禧代。
华美协进社发布会的海报里提到了中国千禧代的代名词:“草莓族”。“草莓族”一词出自翁静玉著、1993年出版的《办公室物语》,形容当时的年轻人,现在演绎用来形容1981年后出生的年轻人:他们如同草莓,尽管表面上光鲜亮丽,却承受不了挫折,一碰即烂。这些还没有磨练出硬壳的新世代,外表受宠,是社会瞩目的焦点,却背负着许多负面标签:不善于团队合作,主动性及积极性均较上一代差。
换句话说,就是不能吃苦。
说实话,美国千禧代的名声也好不到哪儿去:自我中心、自恋、太受呵护、不愿意按部就班循序升迁、爱玩手机……这些几乎都是全球互联网世代共同的征象。但是中国的草莓族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跟上一代的对比极大。
作为“匮乏世代”的后裔,许多中国千禧人在一胎化的政策导向下成为独生子女,他们身上聚集了所有的宠爱和压力。然而,中国的“80后”、“90后”和“00后”是否真如传说中的不堪一击?他们有什么本事?又有什么话语权?他们如何看世界和看美国?而中国贸易战是否会影响中国新生代对于美国的看法?这些都是我急于从《年轻的中国》和与戴三才的交谈中找到答案。
乍看之下,《年轻的中国》套用了所谓的矛盾修辞,因为传统里中国的意象是古老和历史渊源,很难与“年轻”联想。但是,“80后”和“90后”正在大幅改变中国的消费观和世界观。这也就是《年轻的中国》一书在西方市场的卖点,因为市场营销专家都试图了解中国年轻人的“痛点”。
中国的4亿千禧一代拥有巨大的经济潜力,他们占中国总人口的31%, 是美国同龄人口(20-36岁之间有8000万人)的五倍,也多于美国和加拿大的人口总和,高盛称他们为“当今地球上最重要的人口梯队”。
本身为千禧代的戴三才在20岁的时候,通过美国大学时兴的“出国学习”课程第一次到中国。虽然他承认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中文的时候成绩并不好,毕业后却搬到了中国,从此花了数年时间沉浸在中国文化中,学习语言,并与同龄人为友。在青年旅馆、公寓分租、长途火车和餐厅用餐中,他成了“80后”和“90后”的透视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