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

别让“一带一路”误入歧途

于洁:中国现在应该解决“一带一路”计划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应该努力理解合作国家想要什么或担心什么。

中国设想在约78个国家提供资金并建设基础设施的“一带一路”倡议(BRI),自五年前提出以来一直毁誉参半。还没有哪项发展倡议能在学者、政策制定者以及企业家中间引发如此激烈的国际辩论。

分析人士往往聚焦这一远大计划的影响(或积极或消极),但他们仍然没搞清楚,“一带”和“一路”倡议究竟包含什么,以及中国希望从中得到什么。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北京的哪些人士负责“一带一路”项目的决策,以及中央政府所在的“中南海”如何对总预算进行分配。

“一带一路”倡议具有三层独特的讽刺意味。首先,它试图解决国内工业产能过剩,但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加剧这一问题。其次,它被认为是由中央主管,但实际上非常没有组织性。第三,它力争加强国有企业的实力,有些时候却暴露出它们的局限性。

“一带一路”倡议试图将国内经济利益至上原则与宏大的国际地缘政治策略结合起来。其目标是纠正中国沿海省份和内陆省份之间的经济失衡、稳定麻烦不断的西部边境地区,以及消化国内过剩的工业产能。习近平曾明确把推进“一带一路”与他着眼于市场化资源配置的经济改革联系起来。

您已阅读27%(449字),剩余73%(121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