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

宏观政策:保持定力还是适时微调?

樊磊:当前政经环境下,宏观政策紧缩对实体部门出清意义可能不大;对道德风险问题而言,关键不在于政策松紧,而在于结构性改革。

伴随着中美贸易争端的升温和对于下半年经济增长的担忧,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近期出现了一定调整。上周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基调由“稳健中性”转向了“松紧适度”;而7月31日政治局会议也肯定了“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虽然并没有完全放弃“去杠杆”方针,也认为需要“把握好力度和节奏”。就短期而言,出于“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考虑,中国的宏观杠杆率有可能重新上升。

虽然资本市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之后出现了一些反弹,但政策的转向也引起了一些争议。一些市场人士认为中国的宏观政策应该更长时间的保持定力:更多的紧缩可以帮助市场更好的出清,甚至可以帮助打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券等所具有的政府隐性担保;短期的痛苦才能够为更长期的繁荣打下基础。

然而,对此笔者却持有不同的看法:考虑到当前中国所面对的特殊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宏观政策的紧缩对于实体部门出清的意义可能不大;而对于解决隐性担保等道德风险问题而言,关键的问题不在于政策的松紧而在于包括财政改革在内的结构性改革。

紧缩政策与推动低效部门出清

支持宏观政策可以保持更长时间定力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货币与财政政策偏紧会推动实体经济一些效率低下的部门破产清偿,这些部门释放出来的土地、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都可以为更有效率的部门所重组。这个熊彼特式的“创造性破坏的过程”将推升中国全要素生产效率,并可能为中国经济带来长期繁荣。但是就笔者看来,在今天的中国经济面临一些特殊约束条件下,通过紧缩推动大出清可能并不是一个合理的选择,而局部出清的效果则可能并不明显。

您已阅读21%(666字),剩余79%(246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