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

谁和谁的“贸易战”?为什么而战?

盛洪:以自由贸易和市场规则来衡量,政府补贴、国有垄断集团,对网络市场和实体市场的封锁才应该是中国的敌人。

当人们庆幸中美于5月19日达成的解决贸易争端的联合声明之后不久,特朗普总统就宣布实施对中国约500亿美元商品的关税惩罚。这很令人惊愕。这固然与特朗普的另类个性有关,但也不是没有一点儿原因。回头看一下这个联合声明。虽然在题目上让人有特朗普又胜一局的印象,但仔细一看内容,却让人怀疑特朗普团队的能力。在其中,除了中国承诺多买美国产品和服务外,只有一些原则性叙述。涉及美方对中国“不公平贸易”的指责(我在《为什么中美‘贸易战’可以转化为双赢》一文中总结为四点),只提到了“中方将推进包括《专利法》在内的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工作”,也与改善现状相去甚远。而其它三点,如政府补贴,网络的数据自由流动,和进一步开放中国市场却只字未提。这显然是一个不太平衡的联合声明。

美方高度评价这次谈判的中方代表刘鹤先生,称他为“聪明人”(smart guy),“懂市场”(market guy)。也许正是刘的超常发挥,才达成了这样一个明显偏向一方的协议。然而,一个文字共识能否得到双方的遵守,并不能靠一时的辩才,而要靠共识本身是否真正兼顾了双方的价值和利益。当特朗普团队发现联合声明强调的“显著减少美方贸易赤字”,除了有些政治得分外,并没有带来“不公平贸易”实质性的改变时,他们的反悔就可预见。然而后来美方代表到中国的谈判却无功而返。这似乎说明,中方并不打算在美国视为关键的要点上做实质性妥协。也就是说,中方坚持政府补贴,限制网络数据的自由流动,以及限制对中国市场的进入。取而代之的,是中方迅速对美方的关税惩罚作了对等的反应。美方随即将关税惩罚名单扩大到了价值2000亿美元。也就是说,正是因为双方不能就这几点公平贸易原则达成一致,才不惜开打贸易战。

令人惊讶的是,双方所使用的词汇又是何其相似。特朗普说,他并不反对自由贸易,他所反对的是“不公平贸易”;而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说,要“维护和捍卫自由贸易体制”,并称美国的作法是“不公平贸易”。看来,尽管分歧很大,双方都在言词上遵守自由贸易的政治正确。这应是双方的最大共识。这包含着这样的认识,即自由贸易必然是规则公平的贸易;公平贸易才可能使自由贸易带来促进世界经济繁荣的结果。既然都主张公平的自由贸易,那么双方的分歧究竟在哪?在这方面,中方并没有提出“公平贸易”的具体原则是什么,而美方的四点指责则把公平贸易原则具体化了。

回到教科书,公平贸易原则就是市场的公平竞争原则。这包括明确界定和受到保护的产权;公平的竞争者,即他们之中的任何人都不应受到歧视或优惠;和市场的自由进入。如此看来,这正是美方四点指责所依据的原则。如知识产权问题,政府补贴导致的不公平竞争问题,以及以网络为通道的市场进入和实体市场进入问题。而中国政府在原则上并不反对构成市场公平竞争的这些原则。在中共十八大三中全会上已经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则,并且在多个文件或场合强调保护产权,包括知识产权;打破行政性垄断;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市场准入等原则。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中美分歧呢?为什么中方不接受美方关于公平贸易的具体标准呢?这中间似乎有一个巨大的利益黑洞使中方政策发生偏差。

您已阅读25%(1287字),剩余75%(380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