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人工智能转型探索

石泽:一个高质量数据训练集比一个更大的数据训练集更好。而且,使用最新的数据比更多的数据更重要。

如果说人工智能是未来的“电力”,那么数据就是发电的“燃料”。在面向未来技术升级的过程中,那些拥有大量数据的组织有机会最早利用这些“燃料”来发“电”。这其中,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实践可以作为有价值的案例之一。

WIPO是联合国领导的发展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专门机构,是由191个成员国组成的关于知识产权服务、政策、合作与信息的全球论坛。WIPO的专利合作条约(PCT)是一个国际专利体系,方便申请人在国际上寻求对其发明的国际专利保护,帮助专利局出专利授权决定。通过PCT提交国际专利申请,申请人可以同时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寻求对其发明的保护。WIPO的特性决定了其在专利领域拥有海量的专业数据。随着全球知识产权申请数量不断增加,相关数据的数量增长使得不使用AI工具采集和分析数据变得几乎不可能。截至2017年2月,PCT已经授权了300万件国际专利。由于在WIPO的专利申请数据库中,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文件为英文,因此在国际专利保护领域,涉及到大量专利申请文件的翻译工作。

对于像WIPO这样的非技术性组织来说,如何进一步运用自身积累的大量数据资源?如何使用新技术减少巨大、枯燥并且重复性人工劳动的工作量?有没有可能通过技术手段,帮助工作人员提高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方面的审查工作?在这一波人工智能的热潮来临之前,WIPO早在2010年就已经开始进行人工智能技术在专利领域方面的应用探索。

WIPO在知识产权领域开发和应用人工智能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2010年,WIPO全球数据库部门的Christophe MAZENC招聘到了人工智能应用开发的第一位员工。两人开始了WIPO机器翻译工具的开发工作,两年以后,WIPO有了第一个版本的机器翻译工具。到今天,这个团队发展成为先进技术应用中心(ATAC),第一位AI开发者Bruno Pouliquen也已经成为部门负责人,管理着5人的团队。

您已阅读21%(805字),剩余79%(296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