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

季风书园之死折射公共领域式微

翁一:季风书园之死与这个时代及其背后的公共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折射了公共领域短期内无可逆转的式微。

2018年第一个月行将结束,对于沪上季风书园而言,却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历经283天的漫长告别,死亡如期而至。

从1997年到2017年,季风在上海陪读者走过了二十年。回顾季风二十载,其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两段,前十五年的严搏非时期与后五年的于淼时期。严搏非时期,季风从无到有,砥砺扩张,鼎盛时期一度多达八家门店,其公共生活也由最初的小型公开派对演进至高峰期的深具广场效应。2007年,读品小组入驻,掀起青年知识运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由观念共同体聚合而成的读书会。2008年陕西南路店遭遇租金上涨压力,人们掀起第一次“季风保卫战”,口号无不彰显它的阅读品味——“地铁站里不能只有哈根达斯,而没有哈贝马斯”。严搏非时期,季风经历了从无到有、由盛而衰的过程,原因无外乎强势资本攻城略地、房租上涨、网络书店冲击。作为曾经的学者,严专注于书籍和思想本身,不慕时俗,为季风定下了“独立的文化立场 自由的思想表达”的基调,500期季风书讯即是明鉴,也因此,严时期的季风读者群主要为知识分子群体。

2013年,于淼接手季风,开辟上图地铁站门店,这是五年来季风唯一的门店。于淼的商业背景与公益经历赋予季风更加契合时代脉搏的气质,他的实干精神加理想主义色彩,使季风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一时期,季风走进社区,走进大学,走进企业,甚至走进了贵州边远山区,在商业与公益之间,坚定地选择了后者。2015年,于淼做起了“复兴梦”,欲打造一个类似日本蔦屋的书店综合体,他将其称之为“有温度的公共空间”,终因不可抗力因素胎死腹中。2017年初,上图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为由,不再与季风续约。于淼寻遍上海大地,亦无寻到季风容身之所,这是于接手季风以来所碰之最大壁。无奈之下,4月23日,对外宣布停业。“倒计时不灭的火种”是季风漫长告别的标语,期间各种活动如缕不绝。读者纷纷来到书店,做着最后的告别,充满了仪式感。季风与读者一如既往地保持默契,宁静而安详,共赴这场唯美、优雅且不失尊严的葬礼。于淼时期的季风,突显公共情怀,读者群由传统的知识分子群体扩展至以都市白领、中产阶级为代表的沪上主流人群,阅读领域也由专业阅读走向公民阅读。

您已阅读35%(892字),剩余65%(166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