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出天际线

复盘“亮出天际线”始末

黎岩:“亮出天际线”运动短短几天变得舆论沸腾,仅从操作上找原因是不够的,城市管理者统治观念和生活者主权意识之间的摩擦,或许才是根本原因。

12月9日,北京市海淀区城管委发出紧急通知,称从即日起暂停清理拆除招牌。原因是冬季施工着火风险较高,而且后续措施跟不上,导致市民认路难。

这是继“清退低端人口”之后,北京市在十九大闭幕后又一次开场轰轰烈烈、过程饱受质疑、最终仓皇收场的集中运动式大行动。

本文力图复盘这次“亮出天际线”运动的始末,从酝酿、启动到大举拆除的全过程,由此窥出这场闹剧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

“亮出天际线”这个说法从一开始的立场就大错特错,因此遭遇到各种反对声音也就不足为奇。当城市从大拆大建进入到精细管理的阶段,所针对的一切目标都与人们切身相关。当一项措施要侵入到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自身利益领域,就会引发更大范围的警惕、监督乃至抗议。

非偶发,年初即定为重点

和因为一场大火而突然下令整改“三合一住宅”从而带来的“清退外来人口”不同,“亮出天际线”的行动实际上是从2017年初就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高楼大厦的顶层与蓝天的相接处被称为“天际线”,是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与“天际线”相对应的另一个概念是“架空线”,顾名思义,是架在空中的电力、通信等输配线路。这两者共同影响城市的外在景观,经常放在一起被提及。

北京市长期以来对空中景观方面的管理并不严格,2007年出台的相关规定,禁止牌匾标识超出建筑物的高度,对于材质、大小也有要求,但是各个建筑物并不完全以此为据。而且各个建筑物的权属复杂、情况多样。因而同样扰乱城市视线观感,但不涉及太多权属认定的“架空线”率先成为整顿目标。

从2015年起,以主要大街和二环以内的老城区为先行点,北京在全市范围内开始了埋设架空线的工作。时至2017年中期,全北京市的架空线已经有95%以上实现了入地。到明年初,就能够实现二环路以内所有的架空线都全部入地。

这次引起轩然大波的“亮出天际线”,正是随着架空线改造的推进而日益被提上日程。

首批清理的牌匾可以追溯到2015年,主要针对的是主要街道上的一些过大过高的标识。如果还有人记忆犹新的话, 2009年国庆阅兵的时候,胡锦涛乘坐的红旗轿车在东单路口掉头,一幅巨型的东芝霓虹灯广告牌一直在身边,抢了十足十的镜头。另一个会被很多北京人所记忆的地标性标识,是在永安里贵友大厦楼上的广告牌。在90年代并不灯火通明的北京城,这块牌子曾无数次出现在以北京为主题的影视节目中,展现着这个城市的灯红酒绿。它们在2015年和2016年先后被拆除。

您已阅读23%(983字),剩余77%(322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