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报告

超越“一带一路陷阱”

赵磊:即使没有“一带一路”,中国人也要全面对外开放,中国企业也要走出去、走进去,国际社会也要经济合作、文化通心、智慧对接。

2017年对“一带一路”倡议而言,绝对是个“大年”:5月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实现了“丝路铺金砖”;10月“一带一路”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与此同时,在这一整年里,笔者也听到了不少负面评价。这些负面评价可以大致归为两类:一类是在国外特别是在西方国家眼中,常将“一带一路”看做是中国陷阱,是中国对冲西方影响、力图另起炉灶的阳谋;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眼中,又常将“一带一路”看做是中国馅饼、中国红包,有利则参与之,无利则摈弃之。在中国国内,也存在一些负面评价,如认为“一带一路”体现了中国“救世主”心态,中国热衷于在国际社会“好大喜功”,是“花钱买好评”等等。

当然,笔者也不赞同另外一种心态,即一谈“一带一路”就认为好得不得了,这纯粹是以宣传的口吻与国际社会交流,体现了极强的自负与民族主义心态。其实,笔者跟踪研究“一带一路”四年,去了几乎有所国内边疆省份,几十个丝路沿线以及相关国家。我感觉越深入了解这一倡议,就越不会轻易评价其好坏,她就如同一个孩子,未来的发展取决于我们的态度,取决于对其用心推进的程度,对其投入负责的程度。因此,不需要对“一带一路”唱高调,也不需要唱衰这一努力。

在黑天鹅、灰犀牛频发的时代,“一带一路”增添了一抹亮色以及确定性,即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确定性,中国充分融入国际社会的确定性,中国坚定参与全球治理的确定性。判断“一带一路”是机遇还是陷阱,要看其内涵实质,即如何定位“一带一路”,该战略的哲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基础是互联互通(connectivity)的,既要打通发展痛点,也要仰望人文高点。今天国际社会需要互联互通,半个世纪、一个世纪之后依然需要互联互通,“一带一路”早期建设需要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长期建设需要政策沟通、人心相通。

最近,笔者在十九大之后赴欧洲三国访问——荷兰、捷克、奥地利,三国均对“一带一路”高度关注。中国机遇对欧洲特别是中东欧的影响是扎实显现的。例如,2012年赴捷克旅游的中国人只有三万人,到2017年赴捷克的中国游客达到了50万人。但笔者在访问期间看到一则《产经新闻》2017年11月28日的报道,美国国务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在一场演讲中指出,中国政府正在全力参与太平洋和印度洋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这些国家来说祸患远远大于利益。在其眼中,“‘一带一路’陷阱”有两重含义:债务风险、就业风险。

您已阅读24%(1005字),剩余76%(322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