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经历的一段有意义的教育

慕志伟:找回童心的生态教育

河南新密市超化镇中心小学校长慕志伟认为生态教育是回归孩子内心世界的方法。他带领师生将校园建成美丽景观。

【编者按】FT中文网与“中美对话”项目组联手推出专栏“我所经历的一段有意义的教育”,集结具备海内外多元背景的撰稿人,通过个人故事探讨教育的本质。教育不囿于校园,它浸入坊间、市井、田野、途中,和人际之间;教育重塑个体,创造自我探索的可能性,同时折射社会的精神风貌。“乡村校长系列”由中美对话与马云公益基金会“马云乡村校长计划”合作,刊发对乡村校长的深度原创人物专访文章。“2017新乡村校长论坛”已于7月12日在浙江杭州举行。本文为系列第三篇。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不论是百草园里的繁盛,还是三味书屋后面小小的庭院,都令无数人向往不已。“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在郑州市超化镇的一所乡村里,一群快乐的农村孩子,也正在田间地头里思索古今,憧憬未来。

在绿油油的农作物和孩子们的笑脸中间,只见一个有些瘦弱的身影,目光里闪烁着坚定和信心。乡村校长慕志伟在这所乡村学校里转眼就是几年,一片小小的园林在荒地上生长了起来,一阵阵果香也在书页间弥漫开来。

校园,也是花园

孩子们最爱的梅花桩

穿过杂乱的荒地和浑浊的空气,走进超化镇中心小学,仿佛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慕志伟校长向中美对话介绍道,“我们的生态教育首先是从生态环境来说,要让孩子有个非常好的氛围、非常好的自然景观”。

于是,在这所乡村小学里,有一个生态鱼池,学生们都亲切地称之为“宝石鱼池”。下课铃一响,一二年级的孩子们纷纷跑向鱼池边,目不转睛地观察着小鱼,开心不已。在“宝石鱼池”的不远处,是成排的“梅花桩”,孩子们上体育课时,一边跳着梅花桩做游戏,一边建造起强健的小身板。再不远处,则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果树园,穿梭其间,红薯、地瓜、高粱、玉米纷纷探着小脑袋向村子里的孩子们问好。此外,这所乡村小学里,更是有一个“葫芦长廊”,清风吹来,葫芦和藤蔓轻轻摇晃,孩子们则坐在长廊里认真读书,在葫芦的清香里进入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您已阅读24%(885字),剩余76%(286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