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举杯庆祝《战狼2》跻身全球电影票房记录前100名, 打破好莱坞向来对榜单的垄断时,不少人问:如果没有“国产电影保护月”的护航,让《战狼2》同时手搏《蜘蛛侠:英雄归来》、《敦刻尔克》、《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赛车总动员3》等好莱坞巨制,该会是什么情况?
有点像赢了“世界杯”,却是由于最强的对手被禁止参赛,这样的战果是否有点尴尬?
自2004年以来,除了在贺岁档和国庆节之外,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国产电影保护月”提供了扶植中国国产电影的隐形机制:在每年6月10日至7月10日(或7月到8月)的暑假档期,“不鼓励”引进海外分账大片。
2012年签订的《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在今年二月到期。今年年初许多网站陆续传出取消国产保护月的传言,可是保护月真的消声匿迹了吗?
今年暑期排片的状况仍然显示,重量级的好莱坞分账片如《猩球崛起3》,《蜘蛛侠:英雄归来》和《敦刻尔克》,依旧推迟到9月上映。
如果《战狼2》的粉丝真正相信它的票房不是得到保护月“加成”,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合理地问:既然《战狼2》成功拿下中国电影史上最高票房纪录,是否显示了国产电影应该平起平坐地与外来进口片直接对战,不需要保护月的护驾,能够在市场上以实力说话?
但是,如果保护月真的乍然从中国电影市场消失,国产电影有信心能够面对这个赤裸的市场吗?这些年下来,国产电影不免已经养成了对于这个潜规则的依赖。折中的方式是采用渐进的过程,在一定的期限内逐步废除。但是这里面尴尬的是,既然没有明文的规定,又如何宣布渐进淘汰?
谈到国产电影保护月的时候,或许我们真正应该问的是:保护国产电影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为了防御“文化侵略”? 强迫国人“爱用国货”?制造国产电影的票房气象(甚至泡沫)?还是为了提高国产电影的水平?
如果保护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国产电影的竞争力,特别是国际竞争力,那么高票房的《战狼2》所表现的竞争力到底何在?为什么这部片子,目前就全球单一市场的票房纪录已经坐三望二,但是却没有办法在境外吸引大量中国人之外的观众进入电影院?
如果保护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电影业的水平,那么到目前为止这个机制是否对国产电影和国内观众的水平提升做出贡献?
保护的目的是什么?
新兴电影产业需要“保护”,特别是面对好莱坞的冲击力,几乎是不争的事实,在国际上素有先例。欧盟于1989年10月通过《广播指令》,要求欧盟成员国为欧洲起源的节目保留多数(51%)的娱乐广播传输时间,以保护和促进欧洲文化认同。
这个对抗好莱坞文化侵略的意识,以法国为最,并在其国家体系内实施了最严格的配额。欧盟《广播指令》最近的修订是2007年12月19日生效的《视听媒体服务指令》,尽管欧盟为了整合新入盟的欧洲国家而扩大边界的定义,却保留了防御外国(如美国)文化的护墙。
从某个角度来看,法国与欧盟的文化保护政策跟中国的情况有别。首先,任何欧盟中单一的国家,由于人口比例的限制,以及非英语国家面对的语言隔阂,很难在文化与电影的独立制作和输出上与好莱坞抗衡。并且在此之前,许多欧盟国家如德国、法国、意大利、甚至瑞典,都有精纯的电影事业传统,因此他们要保护的是这种电影工业面临“好莱坞模式”大量倾销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