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大视野

中国“抵制外交”的威力

随着中国在全球经贸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中国也更多地利用经济抵制为外交服务,但抵制有时是一把双刃剑。

济州岛过去曾挤满了来韩国享受海滩度假胜地和崎岖地貌的中国游客。但是,韩国政府部署美国导弹防御体系、以抵御变化无常的朝鲜的决定招致中国政府报复,中国叫停旅行社组织赴韩游,于是整个为服务中国消费者而建立的产业在今年3月几乎在一夜之间凋零了。

据官方数据显示,中国游客日接待量从此前的逾7500人下滑至1000人。首尔的情况也类似,那里曾经颇受中国游客欢迎的购物区如今门可罗雀。

“自3月15日以来,我就没见过一个中国游客来我们店里,”一名营业员称。另一名营业员补充道:“公司强迫我们休无薪假,就因为中国游客数量减少。”

不仅零售商和酒店感受到了这种影响。韩国汽车制造商也受到了重创。

现代(Hyundai)财报称,今年第一季度在中国(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汽车销量同比下滑14%。与此同时,起亚(Kia)在华汽车销量下滑36%,尽管同期中国市场整体增长了4%。

历史上的中国抵制

中国对敌人采取此类抵制措施的历史超过100年,它知道如何让敌人在经济和政治上受到伤害。

对中国庞大市场入口的把持,赋予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执政的共产党对贸易伙伴的极大影响力,使得他们可以向国内民众展示自己的民族主义证明。但中国政府必须小心把握平衡,以确保禁运令既不会损害中国经济,也不会释放可能威胁一党统治的沙文主义和抗议力量。

此前,日本汽车制造商、菲律宾香蕉种植农和台湾旅游业工作者,都曾在不同程度上由中国政府和中共控制的媒体煽动起来的抵制运动中遭殃。

外国的外交官和高管们害怕被指责“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这是中共用来触发禁运的常用措辞。中国日益提升的经济实力、习近平强硬的民族主义论调、以及微博(Weib)和微信(WeChat)等社交媒体网站可以轻易引导消费者行为的现实,都加剧了外国外交官和高管们的恐惧。

惹恼中国的结果可能是毁灭性的:汽车被砸,工厂遭攻击、多年来为打开这个庞大市场而付出的努力一夜间付诸东流。英国经济学人信息部(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中国问题分析师林德康(Duncan Innes-Ker)表示:“外国企业对此类政治化行动几乎无计可施,只能游说本国政府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

您已阅读20%(898字),剩余80%(359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