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尚街

艺术品市场的“马云”现象

伍常:拍卖场的天价成交额没什么意义。新藏家还不如多了解一下西班牙画家画的“马云”为何受市场追捧。

2017年首轮春季拍卖周于上周末正式揭幕。

打头阵的苏富比拍卖行在“现当代艺术晚间拍卖”表现尚算平稳。一如既往,媒体的焦点也毫无悬念地落在看似颇为惊人的5.74亿港元总成交额、以9850万港元(却低于拍前估价)成交的Andy Warhol 《毛主席》画像和以4228.75万港元成交的 Jean-Michel Basquiat名作《WATER-WORSHIPPER》等。

但是,认真地问:如果我只是一个单纯喜欢艺术而从来没有想过拥有艺术品的普通人,以上新闻信息对我究竟有什么用?而如果我是一个无论在知识或金钱上都已经打算购买艺术品的普通人,也就是所谓的潜在藏家,我又应该怎样解读以上新闻信息?

关于前者,我想除了会“哇塞”、“艺术市场真的好像不错喔!”、“为什么如此货色的画也可以拍到这么高价钱?!”、“一定又是那些无知炒家来散水(钱)扫货吧!”之外,也应该不会有其他更有意思或更深层次的智性联想吧。

您已阅读26%(397字),剩余74%(111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