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中国企业如何跨越“新常态”四大瓶颈

夷萍、黄敬义:近几年来,我们已经能明显感觉在新常态下中国整体经济面临来自国内外市场的多重挑战。

在历经三十余年10%左右的高速增长之后,从2012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速下降到8%以下,进入到经济增速稳定持续在6%左右的中速增长区位,即“新常态”时期。

近几年来,我们已经能明显感觉在新常态下中国整体经济面临来自国内外市场的多重挑战。首先,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对各国进出口贸易造成了巨大影响,据世界贸易组织预测,2016年全球贸易增速将连续第5年放缓;中国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其次,中国欧盟商会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的产能问题集中在八个行业,其中炼油和钢铁行业问题最为突出,其产能利用率在2008年都达到80%,到2014年分别下滑到66%和71%;第三,劳动成本上涨,低劳动成本优势弱化劳动力市场格局的改变,使工资上涨超过经济增长幅度,在增加职工收入的同时,也使中国劳动成本快速上涨;第四,负债率风险,中国企业负债率对经济金融体系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风险,需要小心加以应对。

目前,中央已下发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文件,通过去杠杆的手段积极地将风险保持在可控范围内,而高层发展论坛也有呼吁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出路在创新。总结而言,中国工业普遍面临着多重压力,这其中包括:产能过剩、业绩下滑;增速放缓、竞争加剧;效率低下、缺乏持续竞争力;能力不足、制约发展。

如何克服这些压力?根据我们近年来与中国工业企业的沟通交流,我们认为中国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四种对策在新常态的经济环境下脱颖而出。

图:“新常态”下中国工业企业战略制胜之道

产能过剩之对策:关停并转、释放协同

产能过剩是中国工业目前面临的最大压力。我们认为,业务的兼并重组不仅能够解决中国工业产能过剩的问题,还有助于提升行业集中度,加强企业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事实上,在国家兼并重组政策的带动下,如钢铁、冶金、有色金属等工业领域已经出现并购或重组热潮。例如2016年中冶集团与五矿集团并购,宝钢与武钢并购,中航工业与保利集团并购,都与压缩产能有关。

您已阅读22%(801字),剩余78%(282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