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

台湾的“中华民国”大礼服还会穿多久?

丁学良:从1990年代尾期直至2016年,中共对台工作系统意外地成了允许台湾借用“中华民国”大礼服的中流砥柱。

自从蔡英文团队上台执政以来,台湾岛内各派政治力量一直就在揣摩:海峡对岸的决策层会出哪些招数,回应蔡当局在两岸关系上的原则性声明和新的做法。等到那个令全球颇为惊讶的“川蔡通话”曝光之后,台湾内部的官方和民间、台湾之外的观察分析界就在扳着指头数:现有的还仍然和“中华民国在台湾”(丁按:这个名称对本文讨论的要点最为切合,只能这么加括号使用)维持着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会在多长时间内被北京一个个地“摘除”,直到台湾被摘成一个“光杆司令”,只剩下一个外交部,却没有外交邦国剩下来。人人皆知,目前台湾还剩下了21个外交邦国,其中20个很难被人们记得起来。

碰巧得很,也就是在这个鸡年春节期间,美国政府正式解密了到期的93万份中央情报局(CIA)系统的档案,覆盖的时期从1940年代至1990年代。刚刚被媒体和学者仔细阅读过的部分只是一点点,其中和台湾问题相关的就占很大比重。虽然尚未发现惊天动地的“绝密情报”,却令我们能够把很多从前只是凭推测或传闻做的分析和结论,落到旁证和实证资料的基石上,增添了对眼下正在展开的一波波台海冲突新篇章解析的历史厚实感。

第一次容许台湾借用“中华民国”:从1949年起

刚解密的海量CIA档案为本文的讨论标了一个起点,因为它们详细记载了1949-1951年中共最高层对依靠苏联海空军的全力协助、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所作的人事和军事安排,以及毛泽东团队精心策划的解放台湾方案,如何被朝鲜战争中断。

从那时到如今的70余年里,“中华民国”这个称号对于台湾社会而言,是一件借来的大礼服,尽管不太合身——因为台湾原本只是中华民国的一个小省份,却发挥了多种象征的和实用的功能。在政治领域,“象征的”并不一定是虚假的或无足轻重的,它往往为“实用的”作了必不可少的铺垫。

您已阅读24%(734字),剩余76%(234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