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噪音

Bob Dylan与台湾民歌《四十年》

张铁志:鲍勃•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之日,关于台湾民歌运动的纪录片《四十年》正式上演,这是美丽的历史巧合。

“当时洋溢在野人咖啡馆的音乐,还有Bob Dylan与Joan Baez,还有500 Miles,最红的是Peter, Paul and Mary的版本吧?”

这是林怀民小说《蝉》中的一段,那是1968年的台湾,那个青年林怀民还没去过美国学舞,还没成立“云门舞集”。

六零年代的文艺青年们在森冷的白色恐怖下,是苦闷而失落的。来自西方的民歌,以及民歌所反映出的美国青年文化,成为黑暗世界的一道光,批判的光,理想与希望的光。

几年之后,另一群听着西洋民歌长大的年轻人,开始不想只是唱别人的歌,而是唱自己的歌。

就在鲍勃•迪伦(Bob Dylan)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上周五,关于台湾民歌运动的纪录片《四十年》也正式上演,这是美丽的历史巧合。

这部纪录片脱胎自去年“民歌四十”的演唱会。四十年,是因为1975年民歌手杨弦举办了一场民歌演唱会,而后出版个人首张专辑《中国现代民歌集》引起轰动,而被视为民歌运动的起点。(虽然前一年胡德夫已经开了个人演唱会,名叫“美丽的稻穗”。)接着,一个个年轻人弹起吉他,唱自己的歌。

您已阅读27%(448字),剩余73%(120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