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

诺贝尔经济学奖对中国有何启发?

徐瑾:市场与企业是契约运作的过程与结果,2016年诺奖得主哈特与霍姆斯特姆的贡献可视为打开黑箱的努力。

比起其他门类奖项,诺贝尔经济学奖对中国而言,基本还处于看别人热闹的阶段,连中国人何时得奖的焦虑,都连带降低了几分。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学理论离中国很远。

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给予哈佛大学奥利弗•哈特(Oliver Hart,见上图)和麻省理工的本特•霍姆斯特罗姆(Bengt Holmström),表彰其对契约理论做出的贡献。人类社会因契约而缔结,两人贡献实至名归。正如颁奖词所言,他们提出的全新理论工具,“对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契约、制度及契约制定中潜在的陷阱等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对于瑞典皇家科学院来说,今年的选择很合理,回归微观,也有回归制度经济学的意思,也是经济学家对真实世界关注的努力的承认。

两位经济学家,一个英国人,一个芬兰人,对于中国学者来说并不陌生,尤其是哈特。哈特资历不浅,90年代就来过中国,当时是参加“京伦会议”。这次会议被中国经济学家钱颖一视作经济政策研究推动中国经济改革的三个案例,前两次是莫干山会议和巴山轮会议。这次会议背景是在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之后,建设市场经济基本框架成为重点,当时中外经济学界在京伦饭店召开“中国经济体制的下一步改革”国际研讨会,除了哈特,青木昌彦、麦金农等人也参加了这次会议。钱颖一评价,与巴山轮会议以宏观经济学为主线不同,京伦会议则是“以微观经济学为主线,特别是围绕着转轨时期的产权、公司治理结构、债务重组和破产程序等”。

您已阅读27%(590字),剩余73%(157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