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

纳入SDR对人民币意味着什么?

刘陈杰:纳入SDR对人民币而言意味着更多机会,同时也是更多挑战,增强中国经济自身基本面建设显得更为重要。

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但也增加了海内外对于人民币未来走势的疑问和担忧。(上图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与中国总理李克强正在交谈——编者注)

对中国国内而言,保证增长目标,顺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内外均衡,汇率稳定是关键之一。对国外而言,全球低增长,全球化停滞和货币宽松泛滥,如果人民币汇率波动,将触发更大范围的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波动。加入SDR之后,人民币汇率是否具有大幅贬值的基础?短期资本外流是否如洪水猛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对汇率的影响到底几何?

本文就短期人民币波动趋势、资本外流情况、中长期人民币均衡汇率和人民币国际化等关键问题,进行初步讨论。我们认为,人民币纳入SDR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可能从此迈过了只见付出不见回报的门槛。但是,短期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波动幅度可能逐渐增加,中长期人民币均衡汇率可能略有贬值压力,“不可能三角”引起对国内货币政策的掣肘更为显现。简言之,纳入SDR对人民币而言意味着更多机会,同时也是更多挑战。

纳入SDR之后,短期而言,中国可能面临更为频繁的资本流动压力,应该加强监测,稳妥应对。从我们构建的中国月度热钱监测体系和三因素预测模型来看,未来两个季度中国资本外流态势可能趋稳并缓解,但仍需保持警惕。短期资本流动是导致一定期间内资本账户失衡和国际金融冲击的重要渠道。中国属于大国经济体,短期的资本流动很难撼动国内资本市场的稳定,但也会影响中国货币政策的稳定和国内资产的风险偏好变化。

第一,我们运用世界银行残差法(外汇占款-贸易盈余-FDI)对短期资本流动进行监测。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大量的热钱流动隐藏在经常账户的贸易往来中(比如说2015年以来中国对香港进口增速的离奇飙升),因此我们借鉴苏剑等(2011)的方法分离出虚假贸易部分。综合考虑世界银行残差法和隐藏在贸易部门的热钱规模,我们构建了短期资本流动的月度监测体系。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下半年以来,短期资本持续流出中国,尤其以2015年8月和2016年1月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时为最。在此之前,虽然短期资本流入流出变化频繁,但总体来说中国还是热钱的净流出地。短期资本持续流出,给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国内资本市场的稳定、基础货币的供给方式等都造成了困扰。

您已阅读26%(975字),剩余74%(282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