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

移民政策如何形成良性循环?

苏梦夏:基于我的经验,为了创造一种良性的移民循环,移民政策应该优先考虑渴望并有能力成功融入的自立移民。

“夜晚的世界是多么悲哀啊!如果你曾背着一个难以承受的重担走过世界,你就会明白这一点。”

——布尔加科夫《大师和玛格丽特》第32章《永久避难所》

“孤独的人们啊,他们从哪里来?孤独的人们啊,他们属于哪里?”

——披头士歌词

目前,国际人口迁移已经吸引了空前的公共关注。除了欧洲严峻的难民危机外,“绝望孤狼”恐怖主义现象近期也在许多国家更频繁地出现,袭击者经常是移民。这也许不幸地证明了,移民问题可以造成道德、心理与精神方面的困境。

在许多国家的公共讨论(包括美国大选和英国脱欧公投)中,一个无处不在的问题是,本国是否需要外国人,是不是应把他们赶走。尽管许多学者言之成理地主张,移民能给一国带来经济好处,文化交流也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但民众仍然有一种合理的不安全感,或是当听到有关恐怖主义的消息的时候,或者仅仅是对外貌、习惯不同的人感到不悦。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有一种天然的寻求归属的需求。因此,从移民的视角来看,如果融入一个社会面临重重困难,如签证、居住许可、工作许可等方面无穷无尽的法律障碍,这就会令人倍感挫折。但移民的观点经常会被低估,这就导致,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全面理解这种挫折感,而大多数从未在外国生活过的人,则通常根本不会意识到这个问题。

在过去的将近20年里,我以不同身份介入过移民问题——移民、学者、联合国难民署的援助人员。根据我的经验,我认为有一些简单的办法,既能节省政府的资金,又能大大缓解移民的受挫感。我的观点可以总结为一个原则:为了创造一种良性的移民循环,移民政策应该优先考虑渴望并有能力成功融入的自立移民。

形成更公正的看待移民的心理

许多人批评,在移民等领域实行“达尔文主义”原则,帮助“最能适应者”,是太过资本主义、甚至太过犬儒的做法。不过在我看来,这不是说我们不要向急需帮助者施援,而是说,在任何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都应该首先援助愿意“积极地”接受援助的人。这是指,接受援助的移民应当证明,他们有能力利用资源实现自立,最好是达到能反过来帮助其他人的程度,这就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并降低最初援助他们的人的负担。

您已阅读23%(860字),剩余77%(288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