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大视野

蒙古:负债之人难自立

大宗商品疲软对蒙古经济打击严重,蒙古外债总额已达235亿美元,其中约84亿美元为政府债务,民众也举债度日。

负债之人难自立,染虫之畜难长膘。

——蒙古民间谚语

在乌兰巴托最大的肉类批发市场,摊主甘图乐和尔(Gantulkhuur)打理着面前的一块块去皮羊肉,她已成为席卷整个蒙古的债务狂潮中的一个小组成部分。她猛地拿出了一本小账簿,纸页上用工整的西里尔字母记录着一行行名字和数字,记录越往后越密,因为赊购的零售商已经成了她的主要买家。就零售商们而言,他们销售的是较小块的羊肉(蒙古人的主食),也出售价格较便宜的羊杂(因为顾客们正在尽可能地节约使用自己的储蓄)。

“过去我一天之内就能把所有的肉卖完,但现在不行了,”甘图乐和尔说,“人们的购买力下降了。”

在大宗商品繁荣期,蒙古曾是新兴市场经济体中的宠儿。外国矿业公司蜂拥而入,开发该国草地和沙漠之下蕴藏的矿产资源,受此推动蒙古201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高达17%。但在繁荣周期顶点依靠债务融资的支出狂潮过去之后,这个内陆国现已成为受大宗商品市场下行打击最重的国家之一。

蒙古的自救努力凸显出了“资源诅咒”(resource curse)的危险——该理论认为,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将发现自己听命于繁荣萧条交替循环周期的摆布,而这种交替循环能够摧毁财富积累。

如果自救成功,蒙古就能通过吸引日本或者美国这样的“第三邻国”盟友,继续充当在中国与俄罗斯之间取得平衡的“缓冲国”。如若失败,当前小心翼翼的平衡就有可能告吹,这将有利于中国;蒙古将被吸入中国的势力范围,就像柬埔寨、老挝或者一些实力较弱的中亚国家一样。

近来,蒙古政府宣布将精简预算,并把利率上调了4.5个百分点以阻止本国货币不断贬值。国际金融机构现已开始准备提供贷款援助,以应对蒙古为了顶住明年森然逼近的债务偿付危机而可能提出的援助请求。

与此同时,中国债权方开始要求蒙古政府给予他们更多的投资特许权,西方投资者也曾就类似问题表达过不满。即便蒙古成功渡过了财政危机,个人和企业仍然要在高得过分的利率环境下艰难应对债务。曾以游牧生活方式而闻名的蒙古人如今大多已变成了城里人,自给自足的传统文化被几乎每个人都背负债务的生活方式所取代。

您已阅读21%(862字),剩余79%(332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