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

杭州G20:阻止全球化逆转

邵宇:全球化有可能正在日益变为一个零和博弈,中国的担当有着自身的义利观和现实主义的态度。

【编者按】经济迷茫时刻,各国亦抱团取暖,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正是金融危机后类似国际机制的产物。中国作为第十个轮值主席国,在杭州举办第十一次G20峰会。 G20能够带来什么经济新信息?什么才是全球经济的真问题?FT中文网近期组织专题,以G20会议为契机,聚焦全球经济,编辑事宜,联系jin.xu@ftchinese.com。

杭州G20会议结束,从《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来看,其力图展现主要经济体携手推进全球化的决心,以及中国力图进一步推动全球化的更大决心。值得注意的是,以往的全球化都是由西方主导和大力推动的,不论是在全球化1.0大航海时代,全球化2.0英国和英镑时代亦或全球化3.0的美元和美国时代。或者可以简单的说——全球化就是西方化,即西方文明把非西方文明纳入由其主导的全球市场、供应链和价值观体系的过程。真正有趣的是,百多年前G8的列强凭借船坚炮利,逼迫天朝五口通商、改革开放,现在则是中国口口声声自由贸易与投资,高举全球化大旗,一带一路、一手一脚地推动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规定落实和进展,可谓攻守易势,沧海桑田。

而全球化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鉴于不少此刻在西子湖畔信誓旦旦的大统领们很快可能将会纷纷离开权力的中心,因此这份誓言的可靠性有待时间的检验,不管是在短期的全球宏观政策协调方面,还是中期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以及相应的全球治理结构的改革方面,还是更为长远的创新驱动和可持续发展规划落实方面。

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到现在,理论上应该看到伤口在慢慢愈合,以美国和中国为龙头的全球经济应该从危机中逐渐缓过来。决策者和市场一度相信通过一些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经济又能回到传统的正常增长路径或者上一轮全球化的高潮阶段,但众多的事实显示这样的判断可能过于乐观,这要么是过于幼稚,要么就是缺乏洞察力。

很多人谈到这次是1929—1933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最凶猛的一次金融经济危机,不对,应该是说金融危机连锁店,从美国到欧洲到新兴市场甚至整个货币体系。从宏观资产负债表视角来看,美国的危机源于过高的居民部门的杠杆和债务,欧债危机则源于过高的政府部门杠杆以及债务,新兴市场危机则源于过高的对外部门的杠杆和债务,最终的货币体系危机则源于杠杆可以无限高的货币部门,即信用货币体系下的中央银行,货币体系危机意味着汇率的巨幅震荡、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和恶性通货膨胀。而这种杠杆累积和资本流动的模式正是美式和美元主导的全球化3.0的精华部分。

您已阅读22%(1026字),剩余78%(374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