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

郊区:从逃离之地到安居之所

我们应如何让郊区变得不仅仅是睡村?住宅地产的巨大价值意味着,郊区的其他用途正在被挤出。

城市永远被歌颂,郊区则是被嘲讽的对象。城市文化代表了酷的极致。郊区则是人们选择离开的地方,在这种地方定居,距离大都市的魅力足够近以至于可以感受到它所散发的光彩,但要融入成为城市的一部分又距离太远。

郊区是属于父母而不是年轻人的地方,有讽刺意味的是,家长们迁居郊区正是为了给自己的子女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例如住房、学校教育、更宽阔的空间和更高的安全性等。绝非偶然的是,源自郊区的音乐和时尚潮流——例如摩登派(Mod)、朋克(Punk)、新浪潮(New Wave)等等——是基于某种独特的郊区隔离景象以及对于扮酷的渴望,或者对于城市未来无政府主义状态的向往。

郊区是年轻人逃离的地方,但当城市变得过于成功时会怎样呢?例如当年轻人负担不起城里哪怕最为窄小的公寓的房租时会出现什么情况?通常的结果是,城市中心不断扩张,把一个又一个曾经的郊区中心吞入腹中。

不论是布鲁克林的红钩区(Red Hook)还是伦敦东南部的佩卡姆区(Peckham),中产阶级化的郊区已经褪去了郊区的气息,高昂的物价水平迫使原住居民迁出,真正的郊区转移到了距离城市中心更远的地方。郊区的未来是城市目前面临的最重大问题之一。

您已阅读24%(491字),剩余76%(152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