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人士

“权威人士”的苦心:唯有改革不能辜负?

万喆:对“权威人士”访谈,也许在用“显微镜”进行微观分析后,再用“望远镜”进行宏观测评,才更能了解事件的核心意图,作出最为精准的预判。

5月中国《人民日报》头版又刊登权威人士访谈,引起国际国内不小震动。专家学者纷纷使用放大镜乃至显微镜对此作出评述,旨在解读和解释“权威人士”意见对现实的影响。然而,有时候,在现象级事件面前,也许在仔细放大后再用“望远镜”进行宏观测评,更能够有助于了解事件的核心意图,从而在经济分析上超越经济,而终能为经济和形势的走向作出最为精准的预判。

身份决定性质

其实,“权威人士”的讲话虽然干货满满,许多政策意见却是已经在过往的各种精神中包含了,因此,仅仅对谈话内容进行条分理析的剥离、解释、分类,恐怕不一定能够最好的领会其中深刻含义。

首先要确定的,应是性质问题。明白性质,才能够推测意图。知道意图,方能够知晓问题所在、对象所指、方针所向。

发声性质,不由内容定。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对经济问题的看法,可以更偏向是一次“定性”,也可以更偏向是一次“定调”。似乎都算是一种“把脉”,胸有丘壑,指点江山。然而,细细品来,两者不同在于,“定性”更像是对过往和现实的总结,虽然也提出展望,却是分析性和探讨性为主调。而“定调”则对于已经发生之事基本盖棺定论,重点在于对未来的规划,是指导性和指挥性的。

两者之间,隔着一个霸气侧漏的距离。

这个距离的基础,就是“权威人士”的身份,究竟有多权威。

每个领域,总有一些“权威人士”,即使能够出现在人民日报,也不乏有指向各界重要人士的可能。倘若如此,那就是“定性”意居多,重要诚然,不一定没有余地。

真权威旨在定调

然而,这位“权威人士”恐怕并非“区区权威”的人士。

您已阅读21%(634字),剩余79%(243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