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谁缺席了票房造假闹剧?

陈昌业:《叶问3》票房造假事件,从发端到爆发,最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电影行业自己的协会、工会的迟钝和缺席。经历票房证券化风波的中国电影,靠什么抵挡下一次危机?

上海快鹿投资集团参与的《叶问3》的票房证券化的棋局已输。但如果不是因为虚假排场、票房自购等市场操纵行为最终露出马脚,难说能不能瞒天过海。

其实票房证券化并非中国金融玩家的创举,在2010年的美国,就曾有金融公司提出票房期货交易市场的构想。但与中国不同的是,这一“金融创新”及时被美国电影协会(MPAA)代表的好莱坞奋力中止了。

在2010年的美国,Veriana和Cantor两家金融公司提出了票房期货交易市场的设想,并向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递交了这一提案,一度获得了初步批准。但很快,该设想就遭到以美国电影协会(MPAA)领军的好莱坞企业、工会联盟的联名反对。MPAA向媒体和监管当局充分阐释了他们的担忧,并游说美国政府和国会最终否决了票房期货交易市场这一创想。

根据Veriana和Cantor的设计,票房期货旨在允许投资者买入、售出或是卖空基于电影票房收益的合约,也就是在公开市场上对一部即将在影院发行的影片赌票房。

举个例子,一部电影在最初上映的几周时间里,国内预期票房会以每100万美元票房为1个单位的合约进行交易。假定这每100万美元的合约价格为1美元,如果交易者买入了100美元的该合约标的,而该电影的票房收益之后达到了1.1亿美元,交易者就挣了10美元。如果另一个投资者是卖空该影片,则借入的100单位合约,最终必须以110美元的价格偿付该合约,投资者就会因此损失10美元。假设影片最终票房为9000万美元,而做空者赌对了,他早先借入的100美元的合约标的,如今只值90美元,因此他只需偿付90美元,也就实现了获利10美元。

您已阅读25%(673字),剩余75%(202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