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制作

好莱坞与“中国钱”

裘伯纯: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者将目光转向好莱坞。好莱坞对新晋金主一贯欢迎,但好的生意不等于好的投资机会,他们应谨慎,以免重蹈历史覆辙。

在中国经济减速和影视娱乐业蓬勃发展的双重刺激下,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者将目光转向了好莱坞,希望能通过参与好莱坞电影的制作来获益。虽然好莱坞对新出现的金主一贯表示欢迎,但投资者们恐怕应该谨慎,以免重蹈历史上一系列投资者(包括日本投资者或者华尔街银行家们)的覆辙。

好莱坞是一个又性感又赚钱的行业,但是好的生意不一定能与好的投资机会划上等号。好消息是,对好莱坞的项目和公司的投资交易越来越像硅谷的做法,而过去这几年,中国投资人至少逐渐熟悉了硅谷式创投私募基金,以及这些基金对科技类创业公司的投资。

随着电影制作所需预算的增长(一部电影的制作预算常常超过一亿甚至两亿美元,而电影的营销费用也能达到电影制作费用的50%),一个项目需要来自不同投资者共投。虽然像迪士尼的《复仇者联盟》这样成功的电影通常收益极高,但新晋投资者直接在这份成功当中分一杯羹的可能性却极小,原因包括如下几点:

通常来说,大型电影工作室的电影制作项目可以分为几乎肯定能赚钱的好项目和投资回报风险大的项目。这些工作室几乎没有理由把好的投资机会留给外来人。大型电影工作室普遍拥有自己的融资平台。因此,即便一位中国投资者有机会参与电影制作项目,他得到的机会也很可能是风险比较高的通过“拼盘融资(slate finance)”方式融资的电影,而这种电影背后往往有对冲基金等善于管理风险的投资者。在电影制作成本日益高涨的今天,电影工作室比以往更加需要融资伙伴,因此,“拼盘融资”也成为这个行业一个关键的创新,并为新玩家们提供了参与的机会,下面会对此进一步讨论。

事实上,大型电影工作室可能并不在意他们的项目投资者是否能够从投资中获得收益。即使一部电影反响平平,工作室也能通过自己在电影中所拥有的产权提前收取费用,比如高额的先期制作费(平均来讲占电影制作投入的15%)、发行费(大约占电影票房收入的30%),以及先期营销成本(大约占电影营销投入的10%)。而这些工作室以及其融资合作者之所以能这么做,是因为好莱坞的会计方式(这个话题本身需要一整篇单独的文章),并且他们掌控着广告牌和网络门户等一系列营销平台,因此他们能够在电影盈利之前就有所收益。这些类似创投私募基金经理们收取的管理费——即使一个基金投的项目不赚钱,基金管理团队也没有亏,只不过和他们相比,电影公司赚的更狠。由于好莱坞的会计方式,常发生的情况是一个电影貌似很成功,但最后计算可分得利润时,却发现片子是亏的,比如当年的《阿甘正传》。

您已阅读28%(1019字),剩余72%(259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