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刀边缘

《多湾》里的革命图景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老愚:饥饿,斗争,灾难,焦虑……《多湾》描绘的就是这么一幅中国人的精神状态。因为作者内心藏有一座古典生命乐园的记忆,她所写的无不带有“失乐园”的特征。

中国文化传统里有“诗史”一说,意即某类诗歌描述的故事或细节,也可当作真实发生过的历史来看。因而有了对诗经、楚辞以至杜甫诗歌的各种有趣的解释。文学和现实,绝非一一对应的简单关系,情感的投射以及想象力的作用,使二者的关系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形态。相对而言,自然主义的小说更容易呈现历史的风貌。在这个意义上,周瑄璞的长篇小说《多湾》可以视作历史的一面镜像。

这部时间跨度长达七十多年的作品,从民国二十年写起,终笔于二十一世纪前几年,讲述河南一家四代人的故事。小说的灵魂人物是出生于乡村知识分子之家的女子季瓷,她知书达理,勤勉劳作,经受各种磨难,将一个因浪荡子败家、抽大烟赌博而负债累累的家,带到接近富足的状态;就在预备购置土地的当口,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来了……她最终未能做成富贵梦,但依然支撑起一个枝叶繁茂的大家庭。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坚韧、仁慈、温润、纯朴、勤劳、通达而保有尊严的女性形象,作家李洱称其为“中国地母”。在她身上集中了中原女性美好的品性,成为生活于乱世的人们的支撑,也温暖滋润着今天的读者。

作者以其诗性、灵动的笔触,为我们创造了诸多难忘的情境,风俗人情、自然的节律、人性的深邃与挣扎,有一股直抵心灵的力量。阅读这部小说,给予我许多久违了的美妙享受。

丈夫被土匪害死,二十一岁的季瓷毅然将自己嫁出去。她带领家人生产,自己则夜以继日织布,逐渐还清了债务,并置买了宅院和牲口。一系列灾祸接踵而至,丈夫突然掉进井里,落下羊羔疯;待产的母牛遭雷击而死,小公牛病死,大骡子被冰雹吓死……似乎所有的苦难都扑向这一家人。作者仿佛要将上帝考验信徒的所有困厄加诸于她,几乎可以摧毁一切的灾难,并没有使其屈服,反而被娇小的女性之躯一一化解。她信奉的真理是:“拾树叶剜菜,一家人还在,没饭吃的时候,活下来的就是那些最仔细最勤谨的人。走遍天下端起碗,搁着勤谨不着腰,人要以懒,百事不成。”顽强的意志加永不歇止的勤劳,季瓷就是这样一个顶天立地的女性形象。

您已阅读27%(814字),剩余73%(223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