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

香港经济豪门化与内地经济权贵化相辅相承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叶檀:李嘉诚跑路问题似乎烟消云散,但背后隐藏的真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为何回归后香港经济豪门化?

李嘉诚跑路问题似乎烟消云散,但背后隐藏的真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为什么回归后,香港经济豪门化?

即使是市场派人士也能看到罗氏《别让李嘉诚跑了》这篇文章之所以广为传播,是因为抨击豪门经济搔到了社会的痒处,香港这扇窗子,可以看到内地势力与香港豪门合流。

罗氏抨击治港过程中扶持出权贵阶层,抨击香港在80年代之后让中产阶层下降,回归后香港的社会经济政策确实有值得探讨之处,过于依赖房地产,资本垄断程度高,贫富差距急剧扩大。

香港曾经是个平稳的经济城市,居民对政治兴趣缺缺,上世纪60、70年代,市民通过香港发展普遍获益。但从上世纪80年代之后,香港逐渐成为豪门社会,社会阶层之间有云泥之隔。按2011年收入数据计算,香港的基尼系数达到0.537,而1981年的数字为0.451。香港政府统计处表示,“经济上不活跃的家庭”(即没有人工作的家庭)增长了48%,从28万增至42万。《南华早报》报道这样的基尼系数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属于最高水平,由于人口老龄化,低收入移民进入,收入不均可能在未来若干年继续恶化。

笔者询问在香港工作的朋友,他们普遍对香港不乐观,认为从经济到政府存在一系列失误。有个朋友在香港多处准备移居美国,他不能理解,为什么忽视香港中产阶层的诉求,为什么忽视如此庞大的辛苦工作的新移民群体,香港精神已经丧失,这是他得出的令人沮丧的结论。

您已阅读20%(565字),剩余80%(223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