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希腊纾困应借鉴东欧经验

FT记者瓦格斯蒂尔:与1998年的斯洛伐克相比,2015年希腊的处境要好上不知多少倍。而斯洛伐克等国的经验显示,真正的改革取决于民众能否成为国家命运的主人。

1998年,足智多谋的长跑运动员米库拉什•祖林达(Mikulas Dzurinda)在选举中勇敢地击败了威权总理弗拉迪米尔•梅恰尔(Vladimir Meciar)之后在斯洛伐克上台,此次选举被证明对这个中欧国家的未来至关重要。

他带领的内部争吵不休的多党联盟继承了一个陷入经济停滞且(因为梅恰尔的铁腕政治和裙带资本主义)越来越疏离欧洲主流的国家。同1989年共产主义被推翻之后的其他中欧人一样,斯洛伐克人也处在从马克思(Marx)到市场的痛苦转型之路上。但是,由于梅恰尔的原因,斯洛伐克在国家现代化及加入欧盟(EU)的竞赛中被甩在了后面。

因此,祖林达穿上了自己的跑鞋、将斯洛伐克转变成了经济增长的引擎,吸引外国投资者,尤其是汽车企业,这些企业将该国变成了汽车制造业中心。2004年,斯洛伐克及时赶上了其东欧竞争对手、加入了欧盟。2006年下台的祖林达满意地看到了斯洛伐克一年后经济增速达到了10.7%。对于多数斯洛伐克人来说,改革的痛苦得到了回报。

您已阅读24%(424字),剩余76%(137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