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贷比

取消存贷比:变与不变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取消存贷比利好银行,但不会根本改变现有融资格局。银行冒险结果往往都是全社会承担,这是比股市泡沫更令人担忧的隐性炸弹。

世事总是这样,变化真正来临之际,往往比人们预计更为迅速,例如中国存贷比这一制度的取消。

2015年6月24日,中国国务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删除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这意味着,一旦中国人大走完程序,这一从1995年进入《商业银行法》的条规将寿终正寝。

中国存贷松动迹象,从2009年就已经开始。是年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部分信贷监管政策促进经济稳健发展的通知》,允许部分中小银行适当突破存贷比;随后民间提高贷存比的呼声一直颇高,银监会也顺势在2014年中调整了存贷比相关计算公式,一年前我在专栏《从存贷比调整看金融监管》也提出,“经济学大师凯恩斯将黄金调侃为‘野蛮的遗迹’,对于中国银行业而言,存贷比也被视为计划经济的遗产,是时候步入历史了。”

这对市场有什么影响?是否会造成银行放贷大跃进?首先,这对银行股自然是利好,但是想象空间并不如同某些人预期的那么大。在过去,即使是执行存贷比管理最为严格的时候,多数商业银行也已经找到规避存贷比的方法,通过影子银行等手段使得大量资产脱表而不受75%上限束缚,就此而言,放松存贷比的实际帮助有限。其次,取消存贷比并不意味着银行信贷如同脱缰野马,随着巴塞尔协议三等在全球落实完善,中国监管机构也提高了对核心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等指标要求,这对管理银行流动性以及风险,其实比起存贷比更为灵活,也更为市场化。

您已阅读29%(616字),剩余71%(152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